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165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烟台城事] 转:烟台-大连跨海通道建设方案正式提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09: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12月18日,2018年大连市科协年会系列活动之一“渤海湾通道发展建设论坛”邀请了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历史机遇与建设思考”为题作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大洪、中国工程院院士孔宪京、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等相关领域专家参与了论坛交流。


建一段,连两线,串三圈


渤海海峡通道的战略意义在于实现辽鲁互通,对于国家战略构建实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我国的东部沿海协同发展提供重大的机遇。目前,渤海海峡通道设计的整体里程是125公里,这是目前正在论证过程中或者已经建完的跨海隧道中最长的。渤海海峡通道的建设规模,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均属于世界之最,能够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我国水下隧道修建技术领跑世界。


杜彦良说,建设渤海海峡通道,可以把整个沿海的铁路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共5400公里,这就把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华东长三角经济圈连成整体。建一段,连两线,串三圈,对推动我国整体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面临三大挑战

渤海海峡通道建设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一个是自然条件复杂,第二个是地质环境恶劣,第三个生态环境脆弱。


  这是必将面临的三大技术难题。通道要穿越海底沟谷、风化深槽、活动断裂带、强地震带和生态敏感区,如果控制不好的话,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灾难。我们需要反复地从科学技术这一块进行深刻地考虑,如何保证它的安全可靠,避免灾害的发生。
——杜彦良
渤海海峡通道论证已历经27年,取得了重大突破进展。“针对存在的工程难题、开展多项专题研究,提出科学问题,提出了跨海隧道突水灾害源精细探测与预报方法、跨海隧道震害机理与减振技术等关键技术,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整体规划方案可行,风险可控。”


优先考虑选用全隧道方案
渤海海峡通道建设的前期工作和论证经历了通道论证研究(启动期)、桥隧方案研究(论证期),战略规划研究(规划期)。启动期,通过烟大轮渡,烟台与大连市实现了“软连接”,但是随着各方需求的增加,其局限性也逐步体现,远远满足不了我们两地的需求。论证期重要的成果是对地理的环境条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对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投资经济进行了初步的估算。战略规划研究期间,国家成立了研究课题组,从战略意义、功能定位及作用角度出发,重点研究运输需求、建设条件,初步排查工程颠覆性因素;探讨跨越渤海海峡通道可能的通道位置,公路、铁路通道可能的跨越方式;还有投资匡算,经济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等。也就是论证了能不能建,怎么建,需要多大的经济投入,这条通道建成以后,对我们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效益?正式提出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总体建设方案”。

杜彦良说,经过各种比选,方案中,借鉴国内外跨海通道建设经验与启示,根据现有海峡自然与地质资料,综合比较分析,最后确定选择全隧道方案;综合比较施工难度、运营安全、环保节能等,且能同时满足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要求,选择建设铁路隧道的运输方式;选择了旅顺老铁山西北角,蓬莱东港为登陆点。

优先启动“蓬莱—长岛试验段”
杜彦良建议,应尽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有助于服务国家战略,建立省政府层面协调工作机制,加强辽宁-山东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共同搭建合作平台,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优先启动蓬菜-长岛段海底隧道建设,验证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整体方案可行性;建议结合建设需求,尽快启动超长跨海隧道关键科学技术研究;为我国今后多个世界级海底隧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沙发
发表于 2018-12-20 09: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陕西
其实想说,快别建了,别折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2-20 10:00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调几个运20来烟台直飞大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12-20 10:0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认真就输了 发表于 2018-12-20 09:22
其实想说,快别建了,别折腾了

完全同意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12-20 10:2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来长岛定位生态岛了,你弄个海底隧道试验段,试验段能没有出口吗,能不破坏长岛自然生态吗,更何况面临三大挑战,一个是自然条件复杂,第二个是地质环境恶劣,第三个生态环境脆弱,还有投资巨大、地震风险极大,真没有多少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2-20 10:47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快算了吧,建这个玩意干嘛,地震时刻威胁,主要是用处不大啊,东北快死掉了,人都跑没了,振兴个头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12-20 11:02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有些专家总要刷刷存在感,院士也不例外,为了一己私利什么方案都敢提、什么工程都敢上,其实呢?无外乎弄个世界第一、中国第一的虚名,顺便骗钱科研经费,弄得决策者和打了鸡血似的兴奋,正合了捞取政绩的油头,什么环境、什么生态、什么可持续发展、什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通通放一边不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12-20 11:07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没什么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9
发表于 2018-12-20 12:08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12-20 12:4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隧道得有个通气孔吧,大连是航母的母港,渤海是航母的战略回旋区,军方会允许海面有障碍吗?万一航母编队撞上咋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