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心里不渴望有份完美且真挚的爱情呢?有的人是做不到,而有的人其实是不想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与父母关系的重现。这句话学过心理学的都知道,简直像真理一样准确。
昨天有个帖子,说的是替好友征婚的故事,因为自身条件太优越,一般人看不上,所以只好单着了。
其实,谈恋爱没有那么复杂。就是男找女,无论什么样的外在条件,有一个核心不变,必须是一个健康的男人。没有这个前置条件,身上光环再耀眼也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
可以要求一些外在条件,但是不能既要还要我都要,如果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找伴侣,那就不是在找男人是找“上帝”,也许只有神仙才能满足所有的幻想。
就比如你要买台车,要外观好看,要省油能耗低,能涉水,能爬坡,能防弹,要空间大,还能会飞……这样的车子造不出来。
人有补偿心理,缺什么要什么。小时候未被允许和满足的需求,会在长大后表现出来。一个从小不被满足零食的人,长大挣的第一份薪水会买更多的零食来满足自己。
号称国民老公的王思聪有句名言,他说找女朋友从来不要求对方有钱,她再有钱也没有我多。所以才会他只追求网红美女,追求漂亮的女人。
要求对方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事业心,周游世界,恰恰说明平时是这么被要求,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心”,在家长的眼里就不是乖孩子,就不是别人家孩子的典范,她自己需要这个光环。而周游世界才是自己真实的梦想和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自己真实的想法,甚至是脱离父母的控制。但是,这个想法却只能在退休以后才能去满足自己,是不是有些可怜?毕竟,出国旅游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朋友不着急,是我替朋友着急。40+的年纪,对于女性来说在相亲市场并不占优势。因为女人的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生育价值。现在这个价值在贬值,也就意味着靠相亲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为什么还不着急呢?
当然是为了报复。
帖子里也说了,平时是个很好的人只有在跟熟悉的朋友面前才可以表现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说在父母面前,在同事面前,她活着其实很累,不能痛快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得要照顾别人的感受,也就是要假一点。
一个会挑剔别人的人,一定是从小经常被挑剔,才会习得这样的经验。
当不被允许做真实的自己的时候,情绪只能压抑在内心深处。攻击父母是可耻的,是与孝道文化相悖的,怎么办呢?
那就攻击父母的作品吧。我是你们的骄傲,年纪轻轻已经取得了副高职称,我让自己单着,不就可以攻击到父母了吗?让你在同龄人中看到别人儿孙满堂受挫。
明着表达攻击是不可以的,但是我可以把找伴侣的标准提高到很高的标准,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达到的标准就可以了。你看,我不是不想找男朋友,只是现实生活中没有人配的上我而已,我这么优秀你们怎么舍得被猪拱了呢?
父母一看也同意,我养的这么好的女儿可不能便宜了那些凤凰男,没事,咱们慢慢找。
反抗控制,就是内心未必处理的情结。
结束单身难么,其实一点都不难,自己不愿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