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4085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焦点话题] 孩子爱玩手机你会怎么办?听听北大名师怎么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5: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上瘾,似乎是世界范围内的父母、老师共同面对的难题。

而家长们的“难”体现在,我们很难像学校那样,明令禁止孩子不接触手机,因为你会发现:

有时候父母越禁止,孩子反而越去做。
                                                         

                                                                     一味禁止孩子玩手机 会变成一场争夺

孩子成长之路上,爸爸妈妈对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不可以”“不许”“不要”,但是却鲜少有孩子能做到令行禁止。

有的孩子反倒偏偏做些被父母禁止的行为,你说不,他越是要做,颇具叛逆小魔王的风格。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不论什么时候,当父母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

这样的对抗通常发生在一些个性比较强的孩子身上。

很多父母,仗着身上天然的权威,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听话和配合,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一招越来越不奏效。
所以,当你过度禁止孩子玩手机时,孩子往往偏偏要玩,其本质不是因为手机诱惑力太大,而是孩子不想屈服于你。

一味禁止孩子玩手机  反而是一种诱惑

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禁果效应”,意思是,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是好奇;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
当孩子因为外力被迫禁止接触一些事物,他反而会对这些事物产生更多的好奇心。

比如你把巧克力放在高高的橱柜里不让孩子吃,孩子就越想吃,这种禁止反而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吊胃口”。

手机也是一样,你越是禁止,手机越是会引发孩子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手机搞到手,争分夺秒地玩,对手机的渴望也更深了。




预防手机沉迷的关键是打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如果问起孩子为什么沉迷手机时?

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这是孩子自控力的问题,或者把责任全部归咎于手机。

其实事情并不没有那么简单。手机里的世界之所以会吸引孩子,往往是因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诸多需求得不到满足。

拿游戏来说,游戏比大人更懂孩子的心,过关斩将的奖励,正面且及时地反馈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游戏里的朋友也多,拿起手机,他们就可以一呼百应,所有的委屈和压抑都能在游戏中释放。

这种成就感,是他们在家里体会不到的。

还有的孩子是想逃避现实中的压力。

我曾经看过一组数据,在稳定的家庭中,孩子沉迷手机的风险就越低,相反,家庭越动荡,比如父母离婚、单亲家庭、家庭气氛压抑,都会加剧孩子对游戏的上瘾程度。

简单来说,孩子如果内心常常感到孤独、压抑和失败,那么他们就会投入网络虚拟世界寻求安慰。

孩子对手机上瘾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有很多不易被察觉的复杂原因。

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去改变这样的孩子,其实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想要彻底预防手机沉迷,父母要先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入手,改变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态度,改变我们陪伴孩子的方式,用爱填满孩子内心的空虚。

辅之以合理的引导,手机就能发挥它的正面作用。

至于怎么引导,给大家四点建议:

第一,和孩子讨论手机使用规则:比如家长和孩子共同协商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并严格遵守;手机不能带到学校;吃饭、睡觉、走路不能使用手机等等;

第二,扩大孩子的接触面,培养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发现比手机更有趣的东西;

第三,多花点时间陪孩子,让亲子时间取代屏幕时间;

第四,不做坏榜样,让孩子远离手机游戏的最好办法之一,是大人做好榜样。

在孩子面前,即使是忍,也要少玩一点手机。

     
沙发
发表于 2021-12-7 15:5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家长也沉迷手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6:3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uriah 发表于 2021-12-7 15:58
家长也沉迷手机啊

所以要以身作则,多跟孩子互动,或者给他建立新的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12-7 16:40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有几个家长能做到以上的四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12-8 02:43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北大?名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6 11:5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这个文章的原作者是 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