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 [ 好像在家里你会更忧郁一点 ] 
 长期呆在家里的人,其社会属性也在一点点脱落。 
 我最深有体会的是,曾经为了准备考研,我连续宅在家一个月没出去过。 
 朋友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卧槽!你跟个人猿泰山似的!” 
 其实是这样的,个体一旦疏离社会群体,他的语言能力、行动力、表现力都会全线衰退。 
 这还只是能力上的衰退,另外还有心理上的消极影响。 
 我们都体会过,呆在家里,人容易陷入负面消极的漩涡。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还采访了10位微信好友,他们最近一条带有负面情绪的朋友圈,都是在家里发出的。 
 家里盛产孤独。 
 此外,呆在家里更容易迷茫,因为当我们与外部世界失联时,我们便成为了个体意识的囚徒。 
 我们终日一个人在家呆着,越来越看不清自己和自己未来的道路。 
 山本耀司有句话,说的即是此理: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了解‘自己’。” 
 也就是说,是其他事物成全了我们。 
 使我们自己能够成为自己。 
 最近还发现一件事,很多人在家不快乐,是因为晒不到阳光啊!
 
 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阳光对人类有积极作用,能让人摆脱疲劳,充满活力,这是因为大脑血清素的作用。 
 维他命D3促使大脑生成更多血清素,而阳光对皮肤的照射就能产生维他命D3。 
 那么,想要快乐吗朋友?想要活力吗朋友? 
 请快点出门去晒太阳吧! 
 -05- [ 优秀的人更喜欢到处浪 ] 
 没有人会讨厌宅,但是相比于没有挑战性的宅,优秀的人更喜欢冒险与挑战。 
 为什么优秀的人更善于走出去?更喜欢浪? 
 首先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是,他们有地方浪。(屁话) 
 他们的视野更开阔,他们的信息渠道更丰富,他们的社交网络更发达。 
 所以我一直持一个观点: 
 越优秀的人,对资源的占有率越高,能把握更新鲜的信息源,他们是一群站在信息高地上的人。 
 对他们来说,“离家”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而是一种提升自我的策略。
 
 从小到大,我最明显的一点感受是,盘踞在我周围的优秀者,总是生活在别处。 
 “你又去哪里浪啦?” 
 “卧槽,那里有这个活动,你怎么知道的啊?” 
 “哎呦我去,我怎么不知道啊!” 
 当他们拥有优先掌握信息的能力,实则就已经拥有了超越同龄人的可能。 
 小时候也许差距还不会拉大,但是越长大,这种差距会越明显。 
 政府政策、市场动向、行业资讯、全球动态... ... 
 当你还在关心粮食和蔬菜,优秀者已经把眼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我喜欢到处走,到处玩,在外工作与学习。 
 卢梭曾说:“我只有在走路时思考,如果停下脚步,我便停止思考。” 
 华兹华斯也是,他曾经在英国行走百万里,在行走中写诗,在行走中浪漫。 
 这也正是我为什么鼓励你少呆在家里,多往外走的原因。 
 若你试图变得优秀,就请离开家。 
 当你没有离开它的能力,那里就是即将把你埋葬的温柔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