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6908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2-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据调查,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6.48万,比2013年增加了1.13万,增长了3.20%。截至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累计总人数已达180.96万,占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4%。
海归人数的增加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及政府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有关。随着大批海归回国发展,他们的就业和创业情况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为更好地了解海归在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等方面的状况,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卓聘合作,共同开展了“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研究。
课题组针对海归群体开展了网络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到913问卷。样本中,男性占54.9%,女性占45.1%。调查对象以80后和90后海归为主。
海归留学的国家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为主。
海归整体情况分析
1、回国时间集中于2010年之后,占78.4%,2005-2009年回国的占15.6%,2000-2004年、2000年以前的分别占2.2%和3.8%。
2、海归在国外获得的最高学位以授课型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研究型硕士学位为主,分别占比为33.2%、27.6%、21.5%。
3、海归在国外所获学位的主修科目以商科、社会科学、工学、自然科学为主,分别占35.2%、20.8%、13.1%、12.8%。此外,人文科学的占比也较高,占比8.1%。农学比例最小,为0.8%。
4、海归群体对留学的价值持肯定态度。认为留学划算的占50.0%,不划算的占20.2%,说不清和不方便回答的分别占22.1%、7.7%。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留学的价值不能简单的看经济回报,也需要考虑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5、出国留学获得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国际化视野、外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认可度分别为78.7%、78.3%、71.3%、68.9%。
专业知识与技能、人际沟通能力的占比也均超过50%,相对而言,创新能力和扩大人脉网络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9.4%和34.2%。
6、超过65%的海归认为可在5年内收回留学经济成本。
认为3-5年收回经济成本的人数最多,占比为35.9%,5-10年和1-3年的分别占24.1%、22.5%,10年以上的占比10.3%,一年以内的仅占7.2%。
7、超过八成的海归回国后都能实现再融入。
渐渐地融入是主要类型,占54.4%,较快地融入的占32.7%。一直很难融入的占12.9%,这需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等活动,帮助海归人员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在融入的方式上,以自然融入、生活方式的本土化、自我心理调适、结交国内朋友为主,分别占比为58.7%、49.8%、46.7%、35.7%。
参与国内社交型/学术型/商务型活动、个人资本的跨国经营和转化也是融入国内环境的重要途径,分别占比20.2%、7.3%。
海归就业情况分析
1、海归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海归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省会。中部和西部城市,尤其是成都、西安、武汉等地对海归的吸引有所增加。
海归就业的单位类型呈现多样化,但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36.1%的海归在本土民营企业,26.7%的海归在外资企业,13.5%的海归在国有企业,8.9%的海归在事业单位,在政府部门和海归创业民营企业的各占2.7%。
海归就职的企业以500人以上的中型到大型企业为主,有31.2%的海归就职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45.3%的海归就职于5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
2、海归就业产业分布较广,金融业居首
在海归就业的前十大产业中,金融业最多,为14.3%,贸易/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建筑业、互联网分别占7.2%、6.9%、5.5%。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占比较小。
在工作岗位方面,选择销售、市场的海归最多,占29.6%,选择生产/运营,研发,行政工作,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的海归分别占11.8%、12.9%、10.9%、8.3%和10.1%。
3、语言和沟通能力是海归就业的主要优势,国内关系网络断裂是主要劣势
海归认为其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语言、沟通能力方面,分别有64.3%和51.7%的海归认为自己在这两方面具有优势。
分别有50.1%和48.8%的海归认为自己在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另有38.6%认为在自我推介能力占优势。仅有15%的海归认为自己在人脉网络占优势。
海归在社会关系网络、求职时间、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短板。海归的就业劣势主要体现在“国内的关系网络因在国外上学而断裂”,有47%的学生认为自身存在这一劣势。
29.7%认为海归“专业技能与国内名校学生相比优势不明显”。有27.7%的海归认为自身丧失“挂职锻炼机会,难以到政府部门工作”。
认为“回国时间晚,赶不上国内招聘会”、“所学专业国内没有需求,国外实习经历不被认可”,占比分别为26.7%和24.8%。还有12.4%的海归认为自己“语言能力与国内名校学生相比优势不明显”。
4、海归工作满意度偏低,跳槽频率较高
海归的工作满意度偏低,虽然有36.4%选择满意,但有46.4%的海归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选择非常满意的仅有1.2%。
76.5%的海归回国后有跳槽的经历,在跳槽的频率方面,2年内跳槽的占主流,高达39.5%。3-5年跳槽的海归占28.8%,5年以上再跳槽的仅占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