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44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海阳大秧歌汇演开始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0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2月26日海阳市市2015年秧歌贺年会在新元广场正式开演,还等什么,携家带口来看秧歌表演吧。
    记者从市文化馆获悉,此次参加演出的有市委老干部局秧歌队、东村街道宅科村秧歌队、盘石店镇薛家村秧歌队、盘石店镇马格庄村秧歌队、辛安镇槐家泊村秧歌队、经济开发区中房村秧歌队、发城镇后埠前村秧歌队、凤城街道窑上村秧歌队、龙山街道潮外村秧歌队、留格庄镇前望海村秧歌队等10支秧歌队。
    2月26日当天7:30,这10支秧歌队伍将开始“串街”表演,他们从邮政广场出发,途经海阳三联向北到达新元广场。上午8:30,秧歌贺年会将在新元广场正式开演。

    海阳大秧歌起源于劳动,因常用领唱形式,具有号子特点,亦称“秧号子”,其历史可上溯到明洪熙元年(1425年)。早期的海阳秧歌,没有固定形式和演唱脚本,大都是即兴发挥,或依靠老艺人言传身教,秧歌的内容也并不丰富。后来,随着对外来艺术的逐步接纳,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多元化,它吸收了民间武术的英武功架与戏剧的表演技艺,开始有了角色,像乐大夫、箍漏匠和王大娘、货郎和翠花、老头和老婆、丑婆与傻小子、相公与小姐以及猪八戒背媳妇,这些角色有唱有舞,秧歌队显得丰富多彩。县抗日政府成立后,秧歌舞除保持其传统形式外,又充实了新内容、新形式,海阳大秧歌成了一项有技艺的表演形式。
  1959年,海阳秧歌队到省里汇演,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自此,命名为海阳大秧歌,同年,晋京演出,轰动一时。
  随着海阳秧歌的大兴,秧歌流派也开始成形,形成大架、小架两个流派。凤城、东村、徽村、大阎家、二十里店、大辛家、留格庄一带,为大架的代表,朱吴、高家、盘石店受其影响,亦属此派。该派的乐大夫、霸王鞭、花鼓、樵夫的动作,多仿武术英姿,雄勇、大方;其它角色的舞姿,则文雅飘逸,仅以打击乐器伴奏;小架则以行村、辛安、郭城、发城、徐家店、战场泊、泉水头、黄崖、小纪等地为代表,其舞姿少拳术功架,动作小巧利落,风格粗犷简约,以打击、管弦乐器伴奏。
  海阳大秧歌的特点大致有六:一是舞队庞大,群舞单逗;二是结构严谨,礼仪庄重;三是舞则纯舞,唱则逗情;四是即兴扭舞,多样统一;五是走阵多变,布阵巧妙;六是鼓乐单纯,快慢适度。其阵容由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基本顺序是:三眼枪—彩旗—乐大夫—花鼓—村叟、家妇—渔夫、樵夫—相公、闺秀—货郎、翠花—箍漏匠、王大娘—丑婆、傻小—霸王鞭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