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586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7-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2010年6月,南都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青岛古力:一百年前的远见,无法复制的德国经验》。在文中,德国在青岛殖民后,“为这个沿海小渔村,设计了足够使用百年的现代排水系统”,“立志要把这个只有2万人口的渔村,打造成海外殖民地的样板城市”。
2016年7月27日,《光明日报》发布《山东青岛下水道:德国制造神话的真相》报道,就德国下水道衍生的相关的谣言进行一一破除。“事实上德占时期的排水管网所占的比例已经很低;而且,老城区还有几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铁路涵洞也存在下雨积水的问题。”
事实上,德占时期建设排水管网总共约80公里,随着时代发展的变迁与人口需求,原有污水管网中的绝大部分都已翻建为大口径的新管网,雨水管网也陆续进行了翻建和整修。截至当时,仍在正常使用的德建排水管网长度仅有2.66公里,只占青岛市市南、市北、李沧三区排水管网近3000公里总长度的约千分之一。
至于在网络上说的“油纸包的备用零件”更是不可能,排水管道是由混凝土建筑和陶瓷管构成的,小零件又能用在哪里呢?
配合最近青岛暴雨被淹,感觉有点地狱笑话的意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