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违法建设一直是困扰很多地方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为根治这一顽疾,福山决定在全市首吃“螃蟹”,对经多次催促仍不履行处罚决定的违法当事人采取征信手段,即将其基本信息及违法事实提供给征信机构,由征信机构录入信用系统,纳入诚信“黑名单”,当事人只有将违法建筑拆除后方可撤销“污点”。
为解决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问题,近年来,福山区查违执法部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控严查各类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对违建和违法行为人说“NO”。据统计,过去3年,福山已拆除违章建筑150万平方米,经过持续三年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得以改善,但关于违法建筑的投诉仍高居不下,违法建筑历来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  福山雍和铭邸小区拆除违法建筑
“在查处违法建筑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违法当事人不配合执法等情形,这种情况在全市乃至全国普遍存在。”福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办公室李建成称,接到群众投诉,他们第一时间就会赶到现场,然而,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
“家里明明有人,但无论我们怎么敲门对方都不开门,进不了门我们就没办法调查取证,有些我们虽然与当事人进行多次劝说,但不以为然。”针对这些问题,福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与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商讨,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区违法建设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的方案》,制定了《福山区违法建设行为联合惩戒清单》,内容明确提出违法建设将与个人信用挂钩,列入诚信“黑名单”。
“不要小看这个记录。”福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被纳入“黑名单”的惩戒对象,将在26个方面受限,例如,财政补助补贴性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活动、金融机构融资授信、享受优惠性政策、取得政府供应土地、参与招投标活动等等,并且强化税务管理、提高日常巡查检查频次,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直到其自行拆除涉案违法建筑后方可撤销。
近期,福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属地管理、控新治旧”的原则,对前期违建治理工作进行“回头看”,利用三级网格制度,实行“红黄蓝”牌管理,建立长效管控机制。目前,以在村居、社区、市场等多点位开展拆违工作,通过以点带面,对违法建筑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坚决避免发生新增违建问题。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福山区将按照“去存量、防增量”的原则,聚焦违建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加大违法建设拆除力度,重拳出击,全面推进“治违控违”,对全区各镇街、园区厂企范围内所有违建进行全面排查、治理,重点是中心城区、山体、林地等存在安全隐患、关注度高、矛盾突出以及群众反复投诉举报的违法建设,加快建立“即查即拆”的快速拆违工作机制,完善征信体系,缩短新增违法建设从发现到强制拆除的时限,做到见一宗、查一宗、拆一宗,坚决打赢违建治理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