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切入市场的方法论不是每个创业者都能抢占先机,大部分的创业者,也许只是后来者,特别是当一个市场已经有巨头占据的时候。作为新切入者,必须思考的一点是如何做到后来者居上。 我个人的观点是无论公司大小,都必须先思考哪些壁垒是最核心的,而现有玩家已经占据了哪些点以及剩下了哪些点做的并没有那么好。可能就是那么几个并没有做好的点可以帮后来者创造切入点。 我们切入市场的方式是:工具切入口,内容切深度。因为在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爆发期,做入口级产品是最核心的;而在我们分析了种种有机会成为入口的产品方向时发现了几个领域还具备着这样的机会(现有玩家还没有精力做),我们就快速的组建了团队来专攻这几个方向。 而当未来红利慢慢削减时,更需要拼的是产品深度,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让用户使用时间变的更长,频率变的更高才是根本。所以提前布局内容才能深挖我们的优势和放大我们的势能。 基于精益创业的自我进化 精益创业的核心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这个理念本身并不新颖,然而能够真正做到的公司却真的不多。做不到的最核心原因往往是创业者的决策不够果断,难以取舍完美主义和精益创业的平衡。 我们内部在组建团队的初期就思考了这个问题,而真正可以做好这个需要的是公司层面最大限度的提供一个允许错误的环境,给予团队足够多的试错空间,让团队从错误中快速学习,自我验证来完善产品,完善模式,而最终实现自我进化。 当然,作为创业公司控制试错成本也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只有长时间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态,跃出自己内心的舒适区,才能真正倒逼自己进行真正的精益创业。不管之前做的有多么成功,未来面临的挑战都是未知的,只有保持对未来的敬畏之心,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艺术与功利主义的平衡 尼采说,艺术才是一切,功利没有未来。因为功利主义环境下,弱者郁郁而终,中产碌碌一生,强者看淡世间。你没一点点情怀、癖好或者梦想,一生中只好担心死亡,或者厌倦活着。 做好产品,需要情怀,而企业的长期生存,依靠的是功利主义。我本人对所有开发的产品都有很深的情怀,但同时,做任何的产品决策都必须基于量化的数据。追求匠人精神和完美主义不一定意味着长时间深度打磨一款产品而让产品迟迟不能出炉,而是应该缩小功能集,最优化核心功能集,然后以 MVP 的形式 (Minimum Viable Product,即“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并且跟随着市场反馈来调优产品。所以,完美主义、匠人精神和商业层面的决策并没有原则性的冲突。 另外,做一个好产品,在选对赛道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选对人,有耐心。 从人生哲学来看,所有人活着都是为了更快乐,有些人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快乐,有些人可以从旅行中找到快乐,还有人可以从工作中直接找到快乐。作为创业者,在平衡好情怀和商业的前提下,让更多的人使用自己开发的产品,必然是最快乐的。 |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