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的谈资,偶然听到这么一件事情。事情不大,日常在很多家庭里不断上演着,跟大伙分享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一家祖孙三代平时住在一个家里,姥爷姥姥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等一家六口。
这天,孩子姥姥心血来潮突然朝着学习的外孙屁股后面拍了一巴掌,外孙大喊,你打我干什么?
孩子姥姥心里就很难受,委屈地去跟自己闺女,也就是孩子的妈妈诉苦,说这孩子不懂事,没有礼貌。我就是稀罕孩子,轻轻地拍了一下,孩子居然大吵大闹。
孩子妈妈很生气,我小时候大人也是经常拍孩子的,我从来都不敢说不好。从小大人就是这么教育,没有什么不对。小孩子不尊重长辈,该收拾。
孩子爸爸这个时候站出来表示反对。说为什么不问问孩子的感受?要是他不喜欢这种爱的方式,语气不耐烦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不是说姥姥表明动机是稀罕孩子,就可以去拍打孩子,而不顾孩子是不是愿意,是不是高兴。难得非得孩子配合给个笑脸才是标准答案吗?
既然姥姥可以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期待的回应而委屈,作为孩子也可以不喜欢这样的互动方式而表示愤怒。愤怒,就是在表达自己的边界,我学习的时候别打扰我。
孩子妈妈一想,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也就放弃了收拾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