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飘落的记忆 于 2018-9-25 19:56 编辑
x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作者:瑶七
 
 生命人来人往,来日并不方长。好好照顾自己,只愿活在当下。
 
 1 
 上周去体检,排在我前面的是个又高又瘦的姑娘,一身水蓝色西服,妆容也很精致,只是看上去略显疲惫。 
 队伍漫长,看着我两年纪相仿,便忍不住想聊聊天,打发时间。 
 我示好性的先开了口:“你也是来体检的吗?” 
 她好像兴致不太高,淡淡的回了句“不是,我是来复查的。” 
 “是生病了吗?” 
 她一下子撇过头去,我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话了,连忙转移话题,问她是哪里人。 
 她还是没有回头,我惴惴地拿起手机掩饰自己的尴尬。 
 5关消消乐通关后,望着漫长的队伍,我忍不住语音给好友发牢骚:“感觉体检好麻烦啊,还是在家待着舒服,以后不这么折腾了,都怪我妈.....” 
 40分钟后,眼看着队伍终于快到我了,护士发了体检单,让我们先签字。我拿起单子和那个姑娘并排签字。 
 “我胃癌晚期,来做常规复查的。” 
 我手中的笔一下子就停住了,慌张地抬头看了她一眼,立马低下头,红着脸脱口而出:“对不起啊,我不是故意的,不好意思,实在抱歉....” 
 “这又不是你的错,道歉干嘛。我先进去了,不过还是要好好体检啊,我要是早发现也不至于这样啊。”她笑着说道,随即转身进了门。 
 我不记得那天我是怎么做完体检的,只觉得胸口好像被堵了一块石头,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来。 
 我避之不及的体检,是她想好好活下去的稻草。 
 明天和意外,我们永远也无法预测哪个会先来。 
     周西曾在《我是演说家》分享过自己的故事,这个26岁,把最好的年华都交给了工作的姑娘,一场不到12分钟的演讲,不知看哭了多少人。 
 每个不重视身体健康,经常熬夜的人,或许都应该看看她的演讲。 
 
 ▲周西演讲《滚蛋吧,肿瘤君》 
 26岁的她,正享受着这个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她有热爱的工作,有爱她的亲人,有喜欢的男孩,蓬勃向上的生命和“癌症”两个字挂不上任何联系。 
 然而,生命却跟她开了一场谁也开不起的玩笑。 
 “这个周一的凌晨三点,我拿着我的单子坐在空无一人的医院走廊上瘫倒在椅子上,脑子里只有一个字‘癌’。” 
 她认真回想了一下自己这一年的状态: 
 “这一整年我几乎没有在当天睡着过,熬夜一点两点甚至到三点都成了我的家常便饭。我好像永远放不下我的手机,关不掉我的电脑,丢不了我的工作。”
 
 无休止的熬夜不仅透支着我们的精力,更透支着我们的身体。 
 把加班当成常态,把熬夜当成习惯,笑侃“敷最贵的面膜,熬最狠的夜”、戏谑“过渡玩手机视力容易受损,吓得我赶紧关了消息。” 
 思想走得太快,焦虑来得太猛,以至于我们常常忘了等等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3 
 2017年中国新青年健康报告中曾公布过这样一组数字,根据全国体检指标大数据显示: 
 中国有七成白领有过劳死的危险; 
 每4个人中就有1人肥胖; 
 中国皮肤病患者超过1.5亿人; 
 中国青年近视率世界排名第一; 
 中国每年猝死人口超过55万; 
 每天约有10000人确诊癌症; 
 中国肠胃病患者1.2亿人; 
 慢性病死亡占死亡人口的86.8%; 
   .......
 
 这并非危言耸听,也不是他人故事,类似的案列也在我们身边上演。 
 2015年的1月16日34岁的歌手姚贝娜因为身患乳腺癌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3月刚刚从中山大学毕业4个月加入百度的程序师林涛海,因为连续工作48个小时猝死在睡梦中; 
 2016年6月天涯的副主编金波猝死在地铁,还有最近的胃癌晚期的年仅37岁的创业者...... 
 是啊,家人,工作,梦想,压力,事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无法逃避的生活与责任。 
 但,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建立在你健康这一基础之上。 
 身体是1,其他的都是0,只有在有1的前提下,0才会变成你的财富无限增值。但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你所有努力都只能永远归0 。 
 
 正如周西在演讲最后说的:
 
 我希望每一个在努力拼搏奋斗的人,在他们满满的行程表里面留出那么一点点的空隙为自己的健康考虑; 
 我希望每一个跟我一样爱运动的人,你不要以为你练出了马甲线你就可以,就可以没有关系了。 
 一年一次的体检,已经是我们对自己生命最低的保障和门槛了。
 
 4 
 跟周西相比,李开复对工作更加疯狂。他曾在自序里面这样描述过自己的状态: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了回复从美国发来的电子邮件,我的生物钟每晚都会准时在凌晨2点和5点叫醒我,鼎峰时期,我可以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
 
 没日没夜的拼搏,也回馈给了他丰厚的赞赏: 
 “我建立了亚洲最好的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成功创立了风险投资基金,写了很多本畅销书,还在社交媒体上积聚了一大批粉丝。我身上还带着经历过苹果、微软和谷歌打磨过的光环,投资人对我信赖有加,我在微博拥有五千多万粉丝……一切一切,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完美无缺了。"
 
 然而,一道晴天霹雳,让这一切戛然而止。 
 “2013年9月,我被诊断为第四期淋巴癌。我的“生活算法”与个人成就构建的世界瞬间崩塌。 
 它们既救不了我,也不能给我安慰,或者告诉我存在的意义。 
 身体在我多年来的摧残之后,发出最严正的抗议,要我正视它的存在;在毫无防备下,我战栗地感受到死神和自己离得那么近。 
 褪去光环,我此刻只是一个呼吸之间就会顿失所有的病人。”
 
 也是从那时候起,李开复毅然放下所有工作,正视与癌症抗争的过程。 
 在与死亡对抗的过程中李开复重新确定了生活的重心,也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 
 他开始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妻子和女儿,搬到离家人更近的地方居住。 
 减少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更加乐意和年轻人见面,并努力帮他们解决问题。 
 他把更多精力花在与身边人分享爱与美好的事情上。 
 2015年6月30日,李开复发微博称,“最近两次检查都看不到肿瘤了”,自己已经完全康复,肿瘤消失。 
 
 走过大起大落后,在《向死而生》一书中,释然地写下: 
 我们不必强求把改变世界作为我们的要求。如果每天拼命改变世界,那是充满压力的。 
 来到人间,我们有缘认识周围的人,好好体验人生,结交善缘,做事问心无愧凭良心,做人真诚平等,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有学习,成长,其实那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