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搜索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首页 14. 文化交流 『原创文学』 《周易》真言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周易》真言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6: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这句话被看作是《周易》中的“易道”。“易”有“三义”,一曰变易,二曰不易,三曰简易。“不易”讲的是“易道”,“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不易之道。这里提出了三个概念:“理”、“性”、“命”。这三个概念在后来“理学”开山之祖周敦颐那里做了重要的发挥,他在《通书》中有专门一篇文章叫做《理性命》。
“穷理”就是穷“易道”。朱熹讲只有“格物”而后方能“穷理”。王阳明年轻时笃信朱学,依朱子所说格他父亲王华北京官署里的竹子之理,结果未果而中途病倒。“穷理”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事务现象的背后是什么。比如桌子的背后是什么呢?背后的东西能不能被认识?也就是“理”能不能被我们“格”出来?大家应该想一想。王阳明按照朱熹的方法没有“格”出来,那么这个“理”究竟在什么地方?


王阳明穷尽儒、道、佛之书,后来他找到了“理”就在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就是理。这样他就开出了与朱熹不同的路向,一个是“理学”的路向,一个是“心学”的路向。
何谓“尽性”?首先,“性”就是我们说的人性,对“性”的本性,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人性是善的,有人说性是恶的,也有人说性是善恶混的。其次,“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郭店楚墓竹简》里讲“性自命出”。这说明“性”是“天”给我们的,是先天的。孟子讲人性本来是善良的,但是它常常被私欲所蒙蔽,因此才堕入恶。所以我们应该去除私欲,把我们放逐的“本心”找回来,这叫做“求放心”。把原来的“本心”恢复起来,这就得“尽心”,即认识我们的“本心”是什么。所以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只有能够“尽心”,才能够“知性”、“知天”。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命”可以理解为“天命”和“命运”。“命”和“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命”是“天”赋予的、不可改变的必然性,那么“运”则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人可以在“性”和“命”的互动中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太极图说》上讲:“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就是说我们只要“穷理尽性”就可以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掌握它,孔子就说:“五十而知天命”,从这个意义上看,《周易》上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可以说开启了后来的宋明理学以及儒家的理性命话题。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张成老师(来自喜马拉雅FM)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