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26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4-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楼主 |
发表于 2016-3-4 15:5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奋斗女一枚 于 2016-3-4 15:58 编辑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加快自动驾驶立法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根据自身从事的事业及个人经验带来了三个提案:1、加快自动驾驶立法;2、审慎、合理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3、加强电子商务经营交易税收管理。
李书福认为,自动驾驶汽车未来将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在个人、交通和社会方面都有巨大的社会价值。这一点在欧洲、美国及中国等地区的行业及政府间都已形成共识。
但是,目前各国及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试验及随后的大规模推广还存在着各种障碍。自动驾驶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提前判定可能发生的问题,尽早进行立法的预案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另外,李书福还提议加强电子商务经营交易税收管理。他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已经由最初的网上销售进入到新的阶段,各类新的业务模式蓬勃发展,线上线下的互动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 而,由于电子商务交易普遍具有虚拟性、无纸化、隐匿性等特点,虽然现有法律规定与实体店纳税标准一视同仁,但实际上,网络交易不仅给现行的税收制度带来了 新的挑战,也给税务机关进行税源管理带来了难题,及时解决电子商务交易的税收问题,对创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发展环境十分重要。我国对电子商务经营交易的税 收管理仍然欠缺明确的顶层设计和法律规定。
因此李书福建议: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对电子商务征税的法律建设;在对电子商务经营的税收管理实践中充分考虑其特点,破除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税收征管的成本;加强对纳税人信息的保护。
京东集团CEO刘强东:电商立法
中国企业未来的出路唯有走品质化、品牌化,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要大量扶持本土品牌发展。有好品牌、高溢价,企业才能有利润;才能给员工加薪水;员工收入提高才能买得起高品质的产品;这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突破。
京东提出“品质、品牌、品商”理念,这是新经济、新秩序应该遵循的法则。电子商务已成为国内零售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假货、“水货”是制约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
要遏制假冒伪劣,除电商平台要加强自律外,相关监管政策、法规的出台也刻不容缓。电商立法是电商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小米科技CEO雷军:推动《公司法》修订,改善创业环境
希望能通过两会,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完善的创业创新土壤,改善创业环境,助力新经济转型。
唱吧创始人兼CEO陈华:创业公司获得更多的制度性支持
希望全国两会能够让创业公司获得更多的制度性支持。目前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是期权制度是实现全员持股共同创业的基础,目前《公司法》不支持员工期权制度,无法让普通员工通过期权获得公司增值的回报;
二是一个创业公司需要投资人,更需要好的创始人,但目前《公司法》规定股份比例以注册资本的实际出资为准,没有现金的创始人无法获得应有的股份比例;
三是非股份制公司只能以百分比确定股份比例,当公司多次增资融资和股份交易后,股份比例不精确也不容易处理,应当让普通公司以股份数为准记录股份比例。全民创业创新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制度创新将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提升产品品质
我们的市场看似饱和,其实通过产品升级可以刺激出新的需求。
对企业来说,首先要提升产品品质,拿出更多的高端、高价值的产品。只把精力放在产品制造和销售上是不够的,还要靠创新的技术、对质量和工艺的把控、完善的服务、持续的诚信经营、合理的价格去打造产品、塑造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进一步的产品升级。
此外,服务的扩展和升级也是机遇,我们要利用“互联网+”、“+互联网”实现服务产业的升级。这样,企业也都能够获得服务的机会,能实现产品向“产品+服务”的升级,那么企业的格局和机遇就会截然不同。
饿了么CEO张旭豪:到家服务渗透率较低,未来大有可为
今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外卖行业时指出,这是新业态,在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支撑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包括外卖在内的各类到家服务平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餐饮信息的互联网化,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服务消费的成本。目前,到家服务行业的整体渗透率仍比较低,我认为,未来还将大有可为。
智联招聘集团CEO郭盛:降门槛解决大学生就业
2016年是中国经济关键的一年。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面临更大挑战。我们希望能够与政府、社会一同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
一是政府与招聘企业联手,创新招聘模式,通过开通线上招聘专区,举办线下专场招聘会等举措,为大学生就业努力;
二是打破门槛、完善机制,打破唯“学历”任用的门槛,推行就业能力认证考试,让更多有能力的大学生顺利就业;
三是加强培训,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课程和职业规划公开课,为就业做好准备,避免学生“断崖式”进入职场。(钛媒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