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行万里 于 2015-6-22 11:28 编辑
今天我谈一下在中国创业的特色和机遇。当你考虑从0到1,考虑创业考虑精益创业等等机会的时候,我觉得不能用一个全球或者美国思维看这样的问题,因为中国其实有特别多的优势,但是也有特别多的挑战,现在我们讨论一下优势和挑战。 第一个优势就是人口红利。除了我们看到互联网、移动、电商,中国现在是全世界第一而且是超过美国,两倍、四倍这样的规模,但是同时不能当作两倍这样的差别。我们看一下右下角,右下角这个图告诉我们两个经济体的差别,两个网络化经济体的差别,不是看他们的个体比例,而是看个体平方比例。所以如果一个国家比另外一个国家的用户大了三倍,它的网络效益是9倍,如果大四倍效益就是16倍,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人口红利的优势。 第二个优势是中国的创业领导者特别厉害。因为这个市场特别大,资金特别多,那么有一批创业者涌了上来。当然左边美国创业者他们可能在创新方面,突破式方面引领全球。但是右边这几个中国式创业者,他们在强大的领导力、快速执行力上高出一筹,他们的后劲更足。
我觉得全世界可能没有一个上市公司的CEO像雷军今天已经做到45亿,还每天工作18个小时,这样拼命的去做。可能在执行力方面,也许苹果会更创新一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小米也好或者是腾讯、阿里、百度也好,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到大还是在不停的工作,还是不停的执行。
那么互联网经济里面,我们不要认为创新代表一切,其实一个巨大机会的环境里面,速度和执行力代表一切。尤其是在充满机会的社会里面,当机会不再那么多,当竞争更扁平化,当大家在一个所谓的创业时代,那个时候创新更重要。但是今天的中国充满机会,只要你能够抓住快速执行才是最重要的。突破式的创新,在今天的中国不是创造价值和财富最好的方法,因为今天有太多的机会和不公平。 第三点是中国的工程师其实是巨大的竞争力。我刚在硅谷看我们投资的公司,他们那些人特别聪明,但是我一个一个公司看,公司几个人?四个人,已经有一百万的投资怎么才四个人?因为工资贵,因为房租贵。这就是硅谷现象,认为创业一定非常小。当然你做一个谷歌式的公司,你慢慢招人是可以的,但是在中国这么大好的创业环境的现象,其实有一个很棒的领导者,你需要带一个团队。我们投资的项目,比如50到100万美金注入之内,可能半年之内就有20人。这20人在强大领导者带领之下能够冲锋陷阵,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内现象。就是说老大很强的时候,他的团队相信可以跟着老大奋斗,可以改变命运,就算不能造成财务自由,也可以学到更多东西。
所以这些人是跟着老大创业的冲锋队,他们勤奋努力能干,中国工程师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可以看到左边的腾讯,到了半夜两点一大堆出租车等着员工下班。右边不但是国内的这批生力军介入,前几个礼拜在美国看到我们海归回国的浪潮又即将开始,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海归创业被整个环境不看好,认为不接地气。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创业需要对接百万、千万、上亿的用户,如果没有强大技术团队是会崩溃的。所以非常需要这种顶尖的工程师,那么美国的高校是世界一流的,但是美国高校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留学生远远超过其他的国家。
我刚刚在CMU(卡内基梅隆大学)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我看到CMU学计算机的学生里面75%是外国学生,这75%里面35%是中国学生。所以我们想象这批技术高手,他们未来回国的希望和诱惑,可以带动整个产业做可规模化高技术的创业,会带来新的一批浪潮。国内VC认为海外海归创业也好,参与创业也好,做CTO也好是越来越合适的,因为现在国内给的起,对顶尖人在给的起他们的价钱,给他们的股份,也认知新技术人才的价值,所以新一批海归回国会导致更多的创业浪潮,这是跟美国有巨大差别。当一个产品投入20个很不错的工程师,跟着老大说了算,跟着三五个工程师彼此都是天才整天辩论的时候,这个效率非常高。 第四我们谈人口规模,刚才讲过了人口红利,巨大用户群非常重要。这个用户群不仅仅是数量大,不仅仅根据数字平方的成长。更重要是一批人他们是有两个很大的特色,第一个特色是中国的城镇化,国内城镇化的成长有上百万人口的城市,他所造成的就是很多商业模式是最适合中国的土壤。
比如我们想象,你做一个饿了么或者美团你要送货。但如果你在美国,这个时候你开了多久的车,到的时候披萨都冷掉了。这时候你算人力成本,90%的时间在开车,你有汽油、能源、时间的耗损。而在国内在北京在上海在任何一个一级二级城市,配送可以非常有效率,而且尤其有优化。在海淀区一个一个骑着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甚至其他的方式,这样的配送非常有效,因为人口密集导致了O2O的模式更加成立。
下面一个情况是中国有巨大劳动力。这些劳动力都逐渐的可以进入一个我们称之为个体户的创业的行动。就像过去淘宝提供平台,很多人在淘宝开店,自己创业。这不是高科技创业,是在淘宝卖东西的掌柜创业。但是同样的一个很棒的Uber的司机他一定程度也在做一个创业,因为中国普遍的蓝领工资水平还是比较低,对于他们来说做一个个体户创业,O2O的创业过程是非常有吸引力。
在美国你很难想象一个人在福特工厂工作,他一个小时时拿30美金的收入,为什么要出来开Uber?但是国内可以想像,十分之一这样的公司,在一个非常有效的O2O的共享经济的环节里面,理所当然应该出来自我创业。所以大众创业的一种诠释和理解,并不是都是靠高科技创业,个体户创业也要算,而且在共享经济的平台之下,中国的个体户创业将会引领环球。
这里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河狸家、E代驾等等。大家已经非常清楚河狸家已经有三百个美甲员,都是个体户创业;E代驾成立三年,估值超过一亿美金,覆盖一百个城市。这些都是中国现象,我们在美国不会看到这样的速度。不会看到,是因为美国没有中国那么多的人口密集城市。美国也没有那么多一大批渴望更多财富的服务员和工作员。 第五个优势我觉得是中国政府的高效政策推出和到位的补助,无论是引导基金、中关村大街,都是引领全球的政策。但是更重要的是,比如说因为有酒驾的政策,高效的执行就有了E代驾的机会,突然有了上海自贸区的事情,就让一些聪明的创业者发现他有一个可以来做进口车电商的机会。这在过去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善于观察机会的人,在中国可以看到更多这样的机会。 第六个优势我称之为后发优势。美国是一个很成熟市场,很多竞争已经扁平化。越多人跳进来竞争,我们把利润压低,然后形成公平竞争。但是在中国过去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零售业也好,房地产也罢,中间有很多人赚着不合理的利润。这个时候互联网创业一出来就把它打败了,房多多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有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只有12%的中小公司可以申请贷款,而且贷款的利率非常高。于是这个就带来了国内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因此每个不公平,对消费者可能过去是一种剥削和迫害,但是对于互联网创业者都是一个机会,这是现有低效渠道带来的变革红利。 第七个优势我们可以称为草根优势。美国有悠久的品牌传统,像MARVEL(漫威)这样的公司在美国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历练才能做出来,我们很难想象他被一个创业公司挑战。但是在国内消费领域的垄断品牌远少于美国,没有那么强大的娱乐内容的品牌,一个草根漫画家在暴走漫画、有妖气、起点中文网这样的一个新平台上,只要我有一批粉丝,就可以对粉丝推送内容,推送出来一个内容授权多个领域。比如创新工场投资的一家公司,他做了《十万个冷笑话》电影上映三个星期就有1亿多的票房收入,其制作团队非常迅速地推出了手游产品。这种内容创作在美国,还是被垄断性的巨大品牌所霸占,在国内有巨大机会。
那么有这样一个环境,有着巨大的机会和巨大的挑战,国内创业者该怎样走向成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