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春夏之交正是大量海鲜上市的季节,然而,孩子在食用海鲜时需要特别注意食物过敏的发生,对于曾引起过敏的海鲜,一定要防止它再次出现在孩子的餐桌上,并关照孩子在外就餐时要避开过敏或未曾食用过的海鲜食品。 春夏之交正是大量海鲜上市的季节,海鲜肉细味美,富含蛋白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钙、碘等营养素,既饱口福又有益健康。然而,孩子在食用海鲜时需要特别注意食物过敏现象的发生,对于曾引起过敏的海鲜,一定要防止它再次出现在孩子的餐桌上,并关照孩子在外就餐时要避开过敏或未曾食用过的海鲜食品。 食物过敏是由于某种食物或添加剂引起的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区别于非免疫反应的食物不耐受。其消化道表现为短时间内出现反酸、呕吐、肠绞痛、腹胀、腹泻等症状,皮肤表现为变应性皮炎或湿疹,呼吸道症状包括鼻痒、鼻充血、喷嚏、咳嗽、声音嘶哑,甚至可引起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食物过敏?
一项在中国8个城市展开的流行病学调研指出,对于0-12月龄的婴幼儿,致敏率最高的前五位食物依次为鸡蛋、虾、鱼、牛奶和小麦;13-24月龄婴幼儿致敏率最高的前五位食物为虾、鱼、鸡蛋、牛奶和大豆;而25-36月龄的为鱼、虾、鸡蛋、牛奶和花生。另外,7-12月龄和13-24月龄为食物过敏的高发年龄段,7-12月龄同时也是食物不耐受的高发年龄段。 总体而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海产类较易引起过敏。婴儿早期Th2占优势及肠道通透性增加的特点,使食物中大分子蛋白可经肠道进入婴儿体内增加变态反应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患儿可逐渐建立起对食物过敏的耐受,85%对牛奶过敏患儿在3岁以前能耐受小剂量牛奶,对鸡蛋过敏患儿在7岁以前敏感性即可消退,而花生、鱼、大豆、坚果的过敏倾向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如何预防食物过敏? 对于已明确的某种单一食物过敏,应当及时回避接触相关食物变应原。而对婴儿存在持续或严重牛奶过敏时,需要完全避免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配方和食物。可以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等,但不推荐大豆配方奶粉。 婴儿辅食的添加应该遵循其发育成熟的规律,过早摄入固体食物可能会增加食物过敏发生的危险性,6月龄后添加固体食物即可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主张儿童在1岁后摄入其他乳制品,2岁后进食鸡蛋,3岁后进食花生、鱼、坚果等。 适量补充益生菌对食物过敏的预防也有一定的效果。研究显示,食物过敏儿童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数量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食物过敏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益生菌能通过增加肠道黏液素的表达、逆转肠道高通透性以及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的方式巩固肠粘膜屏障功能,促进肠道内抗原物质的降解,改变免疫原性,从而减轻过敏反应。 此外,维生素D缺乏也可能导致食物过敏的发生。有研究发现,出生在秋季的婴儿易患食物过敏与秋季维生素D缺乏及由此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损害相关。维生素D缺乏将与某些基因共同作用增加食物过敏风险,故在不同种族中维生素D引起食物过敏的发生率相差较大。补充维生素D最好的方法就是晒太阳,建议在日光柔和的早晨或下午多带婴幼儿外出活动,活动时可暴露手臂及腿部,也可通过维生素D营养品来补充维生素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