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旺仔大馒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哪一年我们的教育部能明确制止死记硬背呢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2-5-10 10:0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fan11 发表于 2022-5-10 10:01
我从小就不爱死记硬背,不是背不上,就是不喜欢,比如政治。但有些我又比较喜欢,有情节那种的,比用死记也 ...

我们那时候的政治还是很有意思的,讲思维方法,讲辩证,要背的内容基本也都是理解着背下来。后来就变了,空话套话满篇,一大段反复都那么个一句话的内容,不死记硬背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2-5-10 10:0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大家对历史的兴趣大都源自故事,终于意义和启示。
这就像看电影,电影好看,但观后感不愿意写。

孩子也一样,但最终考试呈现出来的试题,一定是史料+意义+启示,那些精彩的故事一定最后要转换为文字性的提纲进行记忆和理解。
这就需要拼记忆的方法和理解的能力,而我们的中考,高考选拔的实际上也就是这样的人才,在单位时间内用最快的记忆方法理解地最透彻的人,这样的人也一定是人才,他们也一定用的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的方法。

科举考试自隋代创立,至清末结束,1300多年的历史,虽不断遭人诟病,但对于取士来说,绝对是最好用且最公平的手段。
现在中高考也同样是这样(目前来看最公平,最有效的测试手段),理工好的学生,人文在没有分科前也不见得就差,人文的知识不能靠百度,工具书那样随用随取,而是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到身体里,悄悄的改变这个人,从思想,价值观延伸到他的使命和未来的国家观,是非观,职业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2-5-10 10: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很多东西 兴趣是有门槛的。。

必须死记硬背一些东西 才能入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不背出来 只是理解 感受不到 它的节奏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2-5-10 10:2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比如 很多好看的电影 其实我们就是完全凭借兴趣。。有兴趣 肯定能理解 也能深入到你的思想。。。
但是没人强制你去记忆 好多时间久了 你就是会忘记。
哪怕真的是 特别好的 电影。


但是很多好诗词 因为老师 的强制 让你 会一直 记得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2-5-10 11:0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我觉得这个贴好,一下子升华了论坛的格局和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2-5-10 11:07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现在小初中背背还行,高中己经是交面粉,考试考包包子了,硬背不出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2-5-10 11:12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lvjingyi 发表于 2022-5-10 09:04
说的就跟理工农医不需要背似的。来,现在别查树,别搜索,告诉我毕达哥拉斯定理,欧几里得定理,欧拉定理, ...

牛,高三家长表示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2-5-10 11:17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佼恩 发表于 2022-5-10 10:08
我们那时候的政治还是很有意思的,讲思维方法,讲辩证,要背的内容基本也都是理解着背下来。后来就变了, ...

其实也和老师的教育有关,当A丶B都能解对题时,老师保证按标准答案批,直接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以小学和初中为重,导致培养出很多考试机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9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11:3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陕西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0
发表于 2022-5-10 14:0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2-5-10 14:0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欲擒故纵 发表于 2022-5-9 20:18
历史是基础,是方向问题,没有这个方向,数理化再怎么好,如果方向错了,知识越多越**。再打个比方说,新 ...

国家的主人:问你,国家的事那件跟你商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2-5-10 14:1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阳阳1976 发表于 2022-5-10 11:07
现在小初中背背还行,高中己经是交面粉,考试考包包子了,硬背不出成绩

确实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2-5-10 15:27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我觉得历史应该是主课,教了好多做人和处事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15:5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陕西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2-5-10 16:0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重庆
你以为现在死记硬背就能有成绩吗?现在很多题给你课本都找不着答案,考的你怎么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2-5-10 22:14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烟台南 发表于 2022-5-10 16:03
你以为现在死记硬背就能有成绩吗?现在很多题给你课本都找不着答案,考的你怎么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其实,目前的考试,更像是脑筋急转弯,并没有把数学,物理,等等理工科的探索过程抛砖引玉出来,反而就是憋死牛的搞法。
孩子们的创新头脑被抹杀了。
这是一种伤害,按照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假如方式对了,早就出来创新人才和科学家了,然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2-5-10 22:15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旺仔大馒头 发表于 2022-5-10 11:36
近代工业文明我们诞生了几个科学家?那些崇尚死记硬背的去翻翻物理化学书籍,看看有没有中国人名字动 ...

说的是。需要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2-5-10 22:16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阳阳1976 发表于 2022-5-10 11:17
其实也和老师的教育有关,当A丶B都能解对题时,老师保证按标准答案批,直接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以小学和 ...

孩子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应该顺应。
然后一路下来,基本都被抹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