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楼主: 别亦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1  2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3-6-27 12:29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不惑向天命 发表于 2023-6-27 12:21
那年头能带出户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家长的决策说不上错误,有得有失吧,命运安排。
万一高中毕 ...

诚如所言,家长也是这样说的。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带出户口,无论是大学还是技校,对农民来说,都是同等的价值。毕竟,也有很多很多初中学习很好,到了高中就拉胯的人。也不能责怪家长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6-27 12:42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读书跟别的爱好一样 分人
我反正不喜欢读书  
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6-27 12:4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重庆
都是二比 发表于 2023-6-27 11:59
今年黑龙江320一本线,怎么比?

不要只比黑龙江呀。

今年浙江高考600分以上考生5.2956万人,700分上不了清华北大成现实 。697分排在了312名,701分才排在170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6-27 12: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6-27 12:5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余笙 发表于 2023-6-27 11:43
赞同。一直感觉高考是普通老百姓孩子的唯一捷径。不接受反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6-27 12:55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行云何处去 发表于 2023-6-27 11:40
现在还有几个能静下心来读书。
其实考试也并不是绝对的公平。

哪来的绝对公平呢?

相对来说,高考已经算是最大的公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6-27 12:58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3-6-27 12:06
我原本是农业户口,因为有一个考技校的机会,可以带出户口,所以,家里让我放弃了重点高中。

作为同龄人,对你父母的选择表示理解。八十年代,能尽早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吃上国家粮,这是多少农民的渴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6-27 12:5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3-6-27 12:29
诚如所言,家长也是这样说的。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带出户口,无论是大学还是技校,对农民来说,都是同等 ...

就是就是,跳出农门是重中之重,
打个兔子先揣怀里再说,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6-27 13:00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现在不想吃读书的苦,将来大概率要吃生活的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6-27 13:0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重庆
鲁网一丈青 发表于 2023-6-27 12:58
作为同龄人,对你父母的选择表示理解。八十年代,能尽早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吃上国家粮,这是 ...

技校是不跳户口的,农民户口是没有机会报考的。我感觉是小中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3-6-27 13:04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贵贵贵贵贵 发表于 2023-6-27 11:55
对普通人来说这种考试制度真的是最公平的
会读书会考试也是一种能力

工作期间遇到几个学霸,目前的工作不尽人意就重新参加考试。

还有副职领导的公开招聘政策,这更要感谢邓公啊,至少“让能者上”得到了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2
发表于 2023-6-27 13:0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3-6-27 13:1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鲁网一丈青 发表于 2023-6-27 12:55
哪来的绝对公平呢?

相对来说,高考已经算是最大的公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3-6-27 13:1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真的,除了高考,再没有公平的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5
发表于 2023-6-27 13:1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3-6-27 13: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重庆
水薄荷 发表于 2023-6-27 13:07
90年代初以前的时候,考中专的学生,最差在班级也是排前三名,才有一点把握考中专,比如医专和师范类中专 ...

我老公就是87年的中专生。当年整个烟台30多名,去济南上的学。村长敲锣打鼓送出的村。

学校的团支书,班级的班长。

毕业前蓬莱县长亲自去学校招来的,20岁就已经是某大厂的厂长助理。

然后90年代厂子黄了。如今的他落魄潦倒(我感觉是有原因的,小镇做题家只适合公家单位,体制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3-6-27 13:15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黑龙江
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加倍吃生活的苦,这就是普通人的宿命!人啊。能活的通透,豁达,开朗,怎么能离开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是生活的必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用心学习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3-6-27 13:1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重庆
start2988 发表于 2023-6-27 13:14
我老公就是87年的中专生。当年整个烟台30多名,去济南上的学。村长敲锣打鼓送出的村。

学校的团支书, ...

85年,我重新看了一下他的毕业证书。
上的是山东电子工业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3-6-27 13:1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赞同!
很讨厌看电子书,累眼不说,关键是没有读书的感觉了
喜欢拿本书,一页一页慢慢翻着看。。。吃了读书少的亏了,放得醒悟,万般皆下品,还是读书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0
发表于 2023-6-27 13:2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