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楼主: 三思哲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三思哲学语录】第三部(201-300),已经【百度文库】官方许可发布,请阅览。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2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37. 人的成熟和成长主要是指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的成长,即如何做人的成长。所以,人的内心有一颗道德树,有的人一辈子看起来和孩子一样,称为长不大的孩子,就是心中的道德树一直是一棵小树。而有的人,很小就有大志向,有的受家风影响,有的能在贫穷中从小立志,在待人接物上比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成熟。因此,人的心理年龄与肉体年龄是不成正比的。而一个人的成就主要和心理年龄有关,因为,心理越成熟,则成就会越大,人生的满足感越强。所以,有的人空活99岁,其实,还不如一个孩子活的有价值,称为痴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2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38. 人人平等是指人格和尊严,和道德有关。道德越高,道德越好,越有人格和尊严,社会地位越高。优胜劣汰主要是指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越多,挣钱越多,吃的好喝的好不一定长寿,因为吃的更好,喝的更好,穿的更好,住的更好通常是给别人看的,希望别人高看自己一眼,可是,这些如果在道德上努力就能够做到了,所以,物质上的丰厚为道德层次服务,所以优胜劣汰和人人平等不矛盾,没有道德的人是令人痛恨的,有道德的人即使很贫穷也会受人赞叹和仰慕,这是客观事实,所以,有道德的人,即使饿死也不做小人做的事,是为君子。好高骛远是一种迷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2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40.企业管理及工作中的“三个有利于”:1.是否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包括工作效果和工作时间两个方面。所谓的工作效果就是要做对,在做对的前提下,工作时间要尽量缩短,这反映员工工作能力的问题,即:又好又快地把工作做完。2.是否有利于工作压力的减轻,在员工圆满完成了本职岗位上与客户服务相关的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尽量不要给员工增加额外的工作压力,而且要想办法减轻员工的压力。3.是否有利于员工收入的提高,主要强调员工收入的共同提高,共同富裕是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国家这种代表大家共同利益的组织形式能够存续下去的根基。
239.买彩票通常能激发人的不劳而获的心理,老百姓如果在生活中的很多事上都照这种心理走,很难生活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2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42.三思哲学的语言是人民群众共同的语言,“11”“23”“34”“7”“10”这五组数字是三思哲学的关键词,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多用。越用三思哲学,工作越开心,生活越幸福。
241. 国家是大家的家,所以是代表大家的利益。因此,在做事时一定要多说“大家伙”,多说“大家伙”,不断地体会大家在一起是一家人,是好伙伴,大家在一起团结互助,抱团取暖,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日子越过越红火,日子越过越温暖。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让甜蜜的生活地久天长。特别是中国人,最讲团结,吃饭都在一个盘子里吃,并且还能互相谦让,所以,中国是礼仪之邦,友谊之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2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44. “邪”这个字代表牙齿长在耳朵边,谁的牙齿也没长在耳朵边,所以不能随便说别人邪。
243.佛道马就应该是老百姓解放自己的工具,人民群众本身就是佛道马的载体。创新的本质就是要多元文化互相融合和借鉴,没有**主义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男人和女人不冲突吗,不是同样有结合的结晶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2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46.“盯”字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做人要低调,不要炫耀自己的财富和才华,否则,极有可能会惹人嫉恨和耻笑,甚至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被人盯上的感觉很不好,很多灾祸由此而起。
245.如果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太阳,那么就不会有光,那么就不会产生色,因为没有光,所有的一切都是黑暗的,人根本看不见。人看不见,就无法鉴别各种物质,各种事物,因此就无法在脑海中产生意识。所以,人的眼睛能看见是产生意识的前提条件。佛学是科学,佛学是心学,佛学是人大脑的一种意识,是大脑运行的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所以,空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建立的基础是外在的物质世界,所以,佛学脱离不了物质世界。佛学不是空想,佛学是看得见的想,而不是看不见的想。脱离了看,意识是不存在的,脱离了看,思想是真空,真空即无意识,有意识是空,但不是真空。“意”这个字,代表心中有太阳立起来了,所以,见不到太阳的人是无法产生意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2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48. 光说不练就是指空想。
247.关于对“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与“光即是色,色即是光”是相通的理论的进一步论证:我们用盘子吃饭时,说盘子光了,意思就是盘子空了,喝水时,说杯子空了,就是指杯子中的水被喝光了,即杯子光了,杯子光不是什么都没有,就算是没有空气,那么还有什么呢,还有光,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分解为七种颜色,即红、橙、黄、绿、蓝、靛、紫,从而论证了“光即是色,色即是光”,这是科学所验证的。由于借助于光,从而使人看到这个世界,因此光是一种工具,一种通道,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意识的工具。于是外在的物质世界通过光的辅助在人的心中产生了意识,并进而产生了意念和思想。所以,佛学是工具,是人借助于来对外在世界进行反映并进而对内在世界进行修养的工具,所以,佛学更具体的解释是唯光主义,即世界的本源来自于物质,物质的燃烧产生了光,有光才有世界,无光则无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2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50. 佛学是工具,人人都是佛,每个人心中都有太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界。每个人大脑中都承载着思想,每个人头上都有光,思想越完善,越完美,越能给人带来幸福,则光的能量越大。所以,向佛学习,就是向自己的心学习。
24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定要活学活用,要变通才有改变,有改变才有进步,有进步才有光明。文字是死的,人是活的,思想是活的,文字不能完全表达本意和思想。道可道,非恒道,思想永远都在改变,宇宙每天都在变化,唯有变化是不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2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51.关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时机成熟下的断称为果断,果断是收获。而时机不成熟下的断则为武断,武断是一种赌博。两种断事的方法,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思而后行,关键是时机成熟后的果断行动。断是一种念头,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判断之后就要行动,所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会是为准备好的人准备的,没有准备,机会来了,也是抓不住的。果断不会后悔,武断常常后悔。从量变到质变,是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2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52.以天道的名义来对人进行控制一定是要人开心和幸福,如果不能让人开心和幸福,那么借口天道来让别人臣服的人的表象就是假的,其潜在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天道酬勤,老百姓最勤劳,天道是来帮助老百姓的,而不是压迫和消灭老百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2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53.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用主观,即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常常是迷茫的。而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常常是客观的,因此常能把问题看清楚。这就是站在地上看周围,必然视野和视界是受到限制的,只有提高自己的认识高度,才能全方位多角度来分析问题。因此,人是讲高度和层次的,这里主要是指认识事物机理的高度和层次。所以,青蛙坐井观天只能看到一片天,叫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有从自己的心里走出去,才能看开,开透,看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2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55. 如果一个人不能从自己的心里走出去,那么他心里想的和说的,做的都不统一,那么问题是你是否愿意走出去,如果你能走出去,那么你就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自然知道别人如何才能接纳,就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求同存异。如果你不愿意走出去,那么你和别人去探讨解决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固步自封,自以为是,问题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所以,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不从自己心里走出去就不要谈什么解决问题。
254.面纱是什么,面纱是一个界面,面纱是一个有色眼镜,有色眼镜有时是别人给自己戴上的,戴上有色眼镜就无法看清世界,这是有潜在目的的。面纱的目的是什么?是用来掩盖,麻醉,欺骗,包庇的工具。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否是面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56. 每个人都有名,每个人都是明星。人常常被别人外在的表面强大给唬住了,所以就没有了斗志,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每个人都可以是总经理,董事长,神仙,上帝,佛,人是最伟大的。关于人人是上帝的论证:“客户是上帝”这句话是为大家所认可的,每个人都是客户,所以,每个人都是上帝。人和人的肉体是基本一样的,其他都是虚的,要整实的就得比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57.人一天吃几顿饭都是可以的,只不过每次的量不一样。早上一顿,中午一顿,因为上午下午要劳动,晚上吃点水果,喝杯牛奶,不也是一顿吗?动物从来不按点吃饭,所以,按点吃饭,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这就是说,人的社会性强加给人一些习惯,而这些习惯并不一定符合人的本性,可是人却要按这种习惯去做,从而导致习惯成自然。而这种强加所形成的自然与原来的人的本性的自然却发生了变化。所以,顺其自然中的自然其实是一直在变化的,叫做道可道,非恒道。动物的本能是没有习惯的,而只有习性,所以,习惯是后天养成的。人死于习惯---黑格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58.习惯是一种执力,是强制自己要这么做,这种执力在婴儿身上是不存在的。从能看到外部世界开始,父母和老师等外部力量就一直在往孩子的思想中强加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这种执力在人身上所产生的后天的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人一辈子都很难清洗掉。导致人很顽固,不容易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从而不容易脱离社会性所强加给人的束缚。而这种束缚恰恰是痛苦的源泉,那么人痛苦的根源找到了,就是人的社会性。因此,人解脱痛苦的本质就是要脱离社会性,回到自然动物的本性,因为动物的本性是没有痛苦的,而只有感觉和刺激,因此,就要认定这样一个事实,人不应该有精神痛苦,如果有痛苦,就来自社会性。因此,人要在不脱离社会的情况下,对社会性进行清洗,这里的社会性不单纯是指谋生的手段,主要是指人对于自我的控制力。就像动物是不穿衣服的,而人是穿衣服的,那么这个衣服就是社会性。实际,人只要把衣服脱掉,就回到自然性。所以,人在自己家里的表现通常是真实的,随性的,而在外面的世界中穿着衣服则是社会性。所以,人在外部的世界中通常是一个衣服的角色。这也就佐证了,人从自己家里出来之后自己想给别人看的以及看到的外部的世界通常是一出戏,每个人都在表演着自己的角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59.社会规则通常体现为法和制度,而老百姓触犯法律或违反制度的后果是严重的。所以,老百姓恐惧法和制度,但承载着国家意志的不同层次的人对法和制度的恐惧力是不同的,其社会规则的约束力也不同,从而其痛苦程度也不同。人的本性是不想受人约束,可是却有人打着伪善的面孔约束自己,工作既是谋生手段,也是约束一个人的方法,可是没有工作就没有饭吃,所以,人只好为了吃饭来约束自己。这是痛苦的根源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60.社会价值体系及社会意识形态靠人脸上的表情和人的行为来支撑,这反映着人对于社会及国家运行规则的认知程度。发自内心的微笑是最幸福的表达,让内心看透,看真,看破,看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知,不断领悟,不断上升高度的过程。当人的认知程度上升到国家角色的层次时,国家的运作的规则和方法就被人所掌控,那么国家这种组织形式所给予人的压力会慢慢减轻。所以,当一个人上升到一定的认知高度的情况下,那么在这个高度以下所发生的事就看的一目了然,这是一种解脱。所以,本质的问题是要让老百姓有智慧,而不是光有吃饭的本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掌控了别人控制我们的规则,则别人的一切都成为了表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62. 人的痛苦的本源之一在于不能走入别人的心里。人生存的是一个角色,一旦走入另外的角色的心里,则游戏规则就被打破了。
261.较真其实就是钻牛角尖,往往就代表自己死心眼,变通就是让心通达,较真的人是放不开的人,是想不开的人,是活不开的人,所以,不要较真,难得糊涂啊。较真和求真不是一个概念,求真和务实相关联,较真和死板相关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63.如果把人生比作在大海中漂浮,寻找心灵的港湾,那么我想说,我和任何人一样都在寻找心灵最温暖的地方,即使找不到那个最温暖的地方,无非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已。人生是一个历程,只不过大家看到的风景不一样而已,其实都在海中飘着呢。别人做游戏,你不做,就要受排挤。做了,自己心又接纳不了,于是只能是披着皮了。其实,人和人之间,都是相爱的。狼和狼之间不吵架的,羊和羊之间也没矛盾的,吃同类的动物少之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8: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64. 知道别人在表演,自己配合别人表演就像过家家,不入戏,其实对自己没有实际效果,无法影响心。看到别人表演,自己相信了,照着做,就是入戏了,入戏对自己的内心是一种刻画。也就是说看电影和电视,把自己融进去就改变了自己,不把自己融进去就无法改变自己。 所以,电影,电视,网络以及我们在马路上看到的一些现象都在改变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改变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或者说,人就像是一块橡皮泥,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就用外在的力量捏,想捏个什么样子,他就能表演出一个什么样子。因为他要吃饭,不这样做不行,不这样做就得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