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关于伯夷、叔齐互让孤竹国君的故事,《史记》记载如下: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根据史书的记载,我们就讲讲这个故事。讲起周朝这个时代,真是有讲不完的故事。话说在商朝末年,位于今天河北省秦皇岛一带有个很小的诸侯国叫做孤竹国,这个诸侯国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今天我们的人们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国家,仅有有意去阅读史书才能查到这个国家的一点信息。 当时的孤竹国的国君有好几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叫伯夷,小儿子叫叔齐。父亲很喜欢小儿子,想把国君的位置传给他。那个时代真是很奇怪,这里又有一个违反常规,想将君位传给小儿子的国君。或许是小儿子讨父亲喜欢,再或者是小儿子却是聪明,有能力,可以保证国家兴旺发达。孤竹国君去世后,叔齐认为自己做国君不妥,不符合当时的规矩。还是请他的大哥伯夷做国君。伯夷对弟弟叔齐说:“还是你来做吧,你做国君是父亲的愿望。”伯夷也不肯违背父亲的愿望,就离开了孤竹国。叔齐不愿意违背当时的礼制夺哥哥的国君位置,也离开了孤竹国。两个人先后都离开了孤竹国,无奈之下国人只好选择了除伯夷、叔齐之外的一个孤竹国君的儿子做了孤竹国继承人。 想想我们之前讲过的“泰伯奔吴”的故事,看来那个时代真是一个懂得礼数、互相谦让的时代。 注:欢迎搜索百家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大鱼号、企鹅号,关注“历史倪说”,了解更多的真实历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