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69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8-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国内首部从战略层面探讨希特勒战争野心的专著
◆二战史资深学者解读希特勒称霸全球的大战略构想
◆战略学的经典案例
◆本书非常适合各界精英,尤其是职场精英阅读的大战略图书
回帖有奖:
凡是回帖者,均有机会获得该书的PDF版,每天限定200名,以每天发到下列邮箱的时间先后顺序为准:slgy2121@sina.com 请将回帖链接和你的邮箱一起发来即可。
内容推荐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原副会长李钜廉教授依据各种回忆录、专著、传记和文献档案,力图揭示希特勒战争谋略的思想渊源;他夺取政权后如何玩弄权术毁约扩军;如
何纵横捭阖分化瓦解对方的阵营和组成自己的侵略集团;如何作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战决策;如何各个击破、以闪击战战略征服欧洲大陆;如何以有史以来最大的欺骗
战略突袭苏联;以及如何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和最后走向覆灭。
书摘: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欺骗
本文摘自:《希特勒的战争谋略》,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年6月版,作者:李钜廉,原题:《典型的“M式”欺骗》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签发进攻苏联的第21号指令规定:“以一次快速的远征将苏俄击败(‘巴巴罗萨’方案)。”为了保证入侵苏联的战争获得最大的战略突然性,他策
划和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略欺骗行动。
欺骗虽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商业活动)也经常发生,但从战略层次去策划和实施欺骗,则产生于军事行动(战争)。欺骗的核心是“掩蔽”。它首先就是保密和伪装
。希特勒在第21号指令中明确规定:“切切不可暴露进攻(苏联)的企图”。为了达到高度的保密,他强调:“参加早期准备工作的军官人数应尽可能少,其他有关人员则尽
可能晚些时间参加,而且每个人的活动应仅限于其工作所需要的范围。”第21号指令总共只打印9份,陆、海、空三军总部各一份,其余保存在最高统帅部。即使是参加“巴巴
罗萨”行动的德军部队,大多数军和师一级的指挥员,也是直到1941年4—5月间才被告知要入侵苏联。当时担任德军第56**军军长的冯?曼施泰因,在其回忆录中说,他只是
在1941年5月才知道要进攻苏联。而根据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日志,第一次提到“巴巴罗萨”行动的时间是1941年4月15日,传达到师一级指挥员是在5月13日。
掩蔽虽然是欺骗的核心,但仅仅反映了欺骗战略的消极方面。人为制造假象和散布谎言,则是欺骗战略的积极方面。在这方面,欺骗战略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一种是“A式”
欺骗,主要是增加模糊度,使敌方无法判明己方的意图和事实真相;另一种是“M式”欺骗,它刚好同前一种相反,力求减少模糊度,诱使敌方相信一种假情况,从而达到掩蔽
己方的意图和事实真相的目的。“M式”欺骗需要诱使敌方相信一种假情况而作出错误判断,因此比较复杂和不容易做到,但它一旦成功将带来极大的好处。在战争史上,纯粹
和成功的“M式”欺骗比较少,而希特勒的“巴巴罗萨”骗局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典型例子。
在希特勒的这个欺骗战略中,核心是掩蔽他大举东进摧毁苏联的意图和真相,以求获得最大战略突然性的效果。为此,他充分利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西线的对英战争,在政
治上和军事上进行了高层次、大范围的“M式”欺骗。
……
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要投入152个师进攻苏联(其中19个**师、13个摩托化师另3个摩托化旅)。要把这样一支300万人的庞大军队,调集到东普鲁士和波兰靠近苏
联的边境,虽然采取了种种掩蔽措施,也是很难完全不被苏联发现的。从1940年7月到1941年1月,德军从西线共调集了44个师去东线,当时由于部队数量还不很大,仍能遮掩
过去。但从1941年2月初开始,德军要按照“巴巴罗萨”计划把担任主攻的89个师(包括全部**师和摩托化师),调到东线进攻出发地,这就难以完全掩蔽。为此,纳粹德国
陆军总部发出专门指令,向各野战部队指挥官这样解释东调的原因:“以防止苏联进攻为名,实际是为进攻英国而采取的迂回行动”。其实,这是一个双重骗局:它既是讲给
德军官兵听的谎言(说德军东调是为了抵御苏联的进攻),也是准备泄露给苏联人的假情报(德军东调是为了掩蔽进攻英国的行动)。除此之外,德军的调动采取划分5个梯队
,按梯次逐步由远而近,分别隐蔽地向东线进攻出发地逐步推进和展开。而在德、苏接壤的230公里新国界边境线上,一直只配置4个步兵师,表示两国相安无事。
1941年2月3日,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山间别墅”召集高级军事会议,最后审定了“巴巴罗萨”作战方案。规定编组北、中、南3个战略集群(以中路为重点),同时实施3
个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李勃元帅),下辖29个师,其中3个**师和3个摩托化师,由第1航空队1070架飞机支援,部署在东普鲁士靠波罗的海一侧
的230公里正面,向列宁格勒方向突击。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元帅),下辖50个师又2个旅,其中9个**师、6个摩托化师和2个摩托化旅,由第2航空队1670架飞机支援
,部署在东普鲁士南部和波兰北部500公里正面,向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方向突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伦斯德元帅),下辖57个师又13个旅,其中5个**师、3个摩托化师
和1个摩托化旅,由第4航空队1300架飞机支援,部署在波兰南部到罗马尼亚的1200公里正面,向基辅方向突击。要求**部队“果断地楔入敌深远纵深”,歼灭苏军主力于苏
联西部地区,然后快速追击进至伏尔加河---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建立一道针对苏联亚洲部分的防线,使苏军飞机航程达不到德国领土,而德国空军必要时可以摧毁苏联残存
的乌拉尔工业区。希特勒按奈不住兴奋的心情说:“当‘巴巴罗萨’开始时,全世界将会大惊失色,难置一言!”第二天,德军即开始向东线大规模调动和展开。
……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本书PDF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