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23792|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采松球

 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07:45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松树球,烟台人叫松葫芦。七八十年代,这松树球可是好东西。

那时每到这个季节,山上的松树球都成熟了,漫山遍野便能看到到处是釆松球的人,够得着的摘下来,高处的则用竹杆打。要知道,在没有暖气、煤气的年代,在烟台这松树球生炉子、大锅做饭老百姓都离不开它。市场上也有专门卖松球的。

那时烟台的学校教室到了冬天没有暖气,一个班一个花盆炉子,每天都要生火取暖。

记得我在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号召学生上山拣些松球拿到学校,作为班上生炉子的引火柴用,而学校也给些夲子、铅笔之类的东西作为奖励。

那时我是个佩带一道杠的小队长,自然各方面都要积极了,像这样的活动要冲在前面才行。

记得一个周日早上,我们一小队十几个同学一起爬上南山,手拿竹杆袋子釆摘松树球了。

到了山上,大家一阵狂喊″我来了!"然后俩人一组,一个打的一个拣的,兴高采烈地忙活起来。

突然一个同学喊了一声″快看野鸡"!大家循声望去,只见一只大野鸡优雅地展开翅膀像一只孔雀飞了起来,嘎嘎叫着,好象是抗议我们打扰了它们。

同学姜华问我,我们把松球都摘了,野鸡还吃啥呀?这一问大家都楞了。

″这样吧我们每棵树给它们留一半,这行吧?"

这个建议很好,于是我们又小心地釆了起来。

不到一上午的功夫,我们的袋子便釆滿了,大家兴高采烈地满载而归下山了。

文艺委员提议大家唱个歌吧?

于是,弯弯的山路上响起了大家宏亮的歌声。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

爱祖国爱人民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

 

 

 

 

 

41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1 15:01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星朵 发表于 2022-12-11 14:26
那个时候真好,现在都不劳动了,感觉孩子心理都不健康了。

真的,现在的孩子最缺的就是这方面锻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2-12-11 14:26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那个时候真好,现在都不劳动了,感觉孩子心理都不健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2-12-8 08:5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现在的孩子们永远也体会不到那种快乐了


一辈子的回忆,幸福的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2-12-8 08:5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现在的孩子们恐怕永远也体会不到了

不过乌克兰的孩子们也许有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07:40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歌是一辈子忘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6
发表于 2022-12-8 07:34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2-12-7 17:48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这玩意生炉子可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2-12-7 17:0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2-12-7 10:13
窃以为,摘更为恰当一些。采,更多的表意,还是向下的动作。松果在上面,摘有向上的表意。

其实你说的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2-12-7 16:5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我小时候学校是有勤工俭学的任务,规定每人得上交多少,漫山遍野都是摘松球的学生啊,我觉得学生比松球多。我那时候留下个毛病,现在看见松球还是想去摘,有一天刮大风下班我走了一路捡了一兜的松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2
发表于 2022-12-7 13:4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3:33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率真海浪 发表于 2022-12-7 13:04
我们都叫松树娄。上小学时,有一年教室没啥烧,我们几个小男孩去山上捡树枝,看见几大块黑乎乎的大木头板, ...

对呀,那时坟头都在山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12-7 13:04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我们都叫松树娄。上小学时,有一年教室没啥烧,我们几个小男孩去山上捡树枝,看见几大块黑乎乎的大木头板,高兴的很,兴高采烈的拖**室,满以为能受到表扬,结果被老师一顿臭骂,让送回山上去,很莫名其妙。以后才知道那都是棺材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12-7 12:5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火红年代 发表于 2022-12-7 10:45
对呀,后期都是任务了,每人交多少斤的。

那时任务真是多,记得我哥和我姐那时还上山撸一种草种子,我们那时学校还养的羊,排好值日早晨上学的时候还得hao把草带到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12-7 12:52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松树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12-7 12:33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时代不同了,现在不让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6
发表于 2022-12-7 11:36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12-7 11:10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黄泥村不是原来水潭那里吗?后来有个卖桶装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1:05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Van♂ 发表于 2022-12-7 10:52
其实不是个自然村子,只是当地人的一个叫法

那时八几年我刚搬到新海洋,没拆的平房钉的门牌是黄泥村几号,就是以前的街道而已。在四马路东头有个街叫黄泥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
发表于 2022-12-7 10:57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