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1701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5-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大家对历史的兴趣大都源自故事,终于意义和启示。
这就像看电影,电影好看,但观后感不愿意写。
孩子也一样,但最终考试呈现出来的试题,一定是史料+意义+启示,那些精彩的故事一定最后要转换为文字性的提纲进行记忆和理解。
这就需要拼记忆的方法和理解的能力,而我们的中考,高考选拔的实际上也就是这样的人才,在单位时间内用最快的记忆方法理解地最透彻的人,这样的人也一定是人才,他们也一定用的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的方法。
科举考试自隋代创立,至清末结束,1300多年的历史,虽不断遭人诟病,但对于取士来说,绝对是最好用且最公平的手段。
现在中高考也同样是这样(目前来看最公平,最有效的测试手段),理工好的学生,人文在没有分科前也不见得就差,人文的知识不能靠百度,工具书那样随用随取,而是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到身体里,悄悄的改变这个人,从思想,价值观延伸到他的使命和未来的国家观,是非观,职业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