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游烟台,有期待,有思考,有收获。因兴趣所致,一想看城建,二想看城管,因为城建是门面,城管是内里。
烟台城建网上多有诟病,如果GDP第三,那城建五名开外了。拥有山海河川、稀有海岸、四季分明的烟台,为何至此?不妨从初访者视角一起来看。
出了火车站,南出口打眼一看老破小一片,就像来之前把烟台想象成了阳光帅气少年,结果出门迎接的是垂暮之年的老者,面朝大海,倚墙呆坐,寥落几栋高楼,相比青岛海岸的高楼耸立,略显孤单,爱在烟台的热情顿失一半。采纳路人的建议,乘坐17路沿海岸一路走,一路欣赏,才发现了烟台的美,烟台应有的海天美颜。请教同乘朋友,烟台可游在何方?答曰小有名气是烟台山、南山、塔山、凤凰山、毓璜顶、海水浴场、渔人码头、东西炮台,遂逐个游览,除了烟台山、东西炮台记载了深厚的港城历史,其他感觉不像景区,像家门口的公园,开发不足,特色不显,深在街头巷尾,走来走去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黄色斑驳破旧老楼老院,说他们像是在见证历史,倒不如是在无奈的等候慢慢倒塌。坐公交车是深入了解一座城最好的路线,芝罘区莱山区的出游一天,发现还是17路沿线最美,仅此而已。
听说蓬莱阁名声在外,长岛誉为海外仙山,想慕名前去。又闻蓬莱划区,心想是城区了,交通自然便捷。到车站购买车票,28元,对比他处,区间交通费用自是昂贵了些。了解到还有动车,但时间固定,班次少,满足不了多样化需求。本想早去早回,结果坐车出芝罘区用了半个多小时,在道路上晃晃悠悠2个小时,到了蓬莱疲惫不已,本想一日游览,因路程时间耗费又增一天时间。听闻烟台地铁搁浅,不知是否还有希望,但东西城区联系,交通确实是硬伤,耗时耗力耗费,伤不起。
为了多方体验,打算乘坐动车从蓬来烟,一路看窗外,临近芝罘区一条大河入海,手机百度那是夹河,夹河桥横跨东西,波澜入海,有些许壮阔,左右两岸,究竟如何,时间所限已无时间探寻。网上有评论,不知是否片面,但比较实际,得知夹河上游水少几多干涸,新城在建还未成型,两岸分属两区,河岸管护重视程度、资金投入不一,有些地方生机盎然,有些地方荒芜不堪,心想,如此稀有河海资源,未获应有价值,可惜!
城管即城市精细化管理.涉及公用设施、道路交通、环卫环保、园林绿化等方方面面,这里就从吃喝玩看,从感官体验谈一下感受,因出于表面看,不敢多妄言。总体上讲,城市管理中规中矩不出彩。芝罘老城区常有垃圾尘土,清扫清理需紧跟,人行步道有的有、有的无、不统一,汽车乱停、车位难找、私划车位屡见不鲜,临街商铺摆摊超界压于人行道常见眼前。城区定位上亦有疑问,芝罘港城特色浓厚却不深挖,而自称仙境,不知仙道文化所指何处,不会是蓬莱八仙吧,还是几栋新式洋房建筑?莱山区沿海一线堪称烟台各区得典范,深入其中,亦无区别,且人气不均,人气旺地,拥挤繁华,人少之地园林绿化便疏于管理了。
爱在烟台,难以离开,是因为抱有希望和心怀牵挂!而有人则是爱在烟台,恨铁未成钢,不得不离开!究其原因,在就业岗位上,求职岗位单一稀少,高新人才政策优惠力度小,吸引力不足。从烟台战略位置上,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政策倾斜不够,全靠自己奋力图强,拼在前三已属不易。干事创业上,保守求稳,所以在建九大片区,新区占多数,相对于老旧小区拆迁,新区因为拆迁压力小,空地多好操作,易出成绩,备受领导干部青睐,但换来的确是老城区更新速度缓慢,甚至止步不前,硬骨头不想啃不愿啃,殊不知新形势下,面对城市之间竞争,不进则退,进步缓慢也是退步。
烟台,还需快马加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