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962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9-6-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古代思想家,有个有利条件,人类这棵树还没有长大,容易把握整体,随着枝繁叶茂,容易使人眼界局限在细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同时就是古书的优点。
百度阴阳家,认识了邹衍,只认识了这个名字,看不到内涵,因为古书失传了。
今天再查汉书艺文志,得到这一句
右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
注释:今计二十一家,三百六十八篇,少一篇。阴阳家二十一种书,无一存者。
无一存者,遗憾吧
阴阳家是对是错,对在哪错在哪,无从说起。
面对古书的失传,该怎么看?
爱迪生在大楼失火资料被毁后,说:错误也全消灭了。
是的,失传,把古人的错误全消灭了。
古人也有局限性,科学也有好处,这是统一的,即微观更清晰更准确。这就相当于有了确定的客观坐标。
今人只要借鉴古人的条件,从确定的客观坐标出发,理出细节的脉络,可通过细节反推出根,反推出宏观。
这时候,你得到的宏观认识,不会比古人差。那么失传就不再是损失了。
如果从微观客观坐标出发,一味去认识微微观,不如不认识。将永远难以超越古人,那么失传的损失就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