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3543|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花木兰是汉人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2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10:4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不分大小 于 2019-4-30 18:05 编辑

花字猜测
该字起于北朝,不是南朝,则该字所有权为鲜卑人,新字的起源都是对新事物命名,北朝的最大新事物就是异族异语的名称没有汉字对应。
桌椅板凳等物品,可以复现的东西,异族可以意译。人的名字,不可意译,可以音译,但音译出来有些会很难听,就要变通,造新字是变通手法之一,也是最好的办法,别人无法曲解咒骂。
所以该时期会出现大量汉字,仅为了姓与名。
花字就这样登场了。登场之初甚至可能与花朵毫无关系。
花字与花朵扯上关系,要花姓人几代以后,别人不知其来历,他们为了混淆与汉人的区别,最大可能是杨坚改汉姓时,花姓人不想改姓,索性把花与花朵联系起来,但汉人尚未联系起它们。
古时流传速度太低,又在一个长时期后,汉人中的华姓,一个可能,想隐匿自己的姓名又不想离得太远,选用了花字,二个可能,花姓中出了名人,有华姓人要攀附。这样花与华在汉人中才部分通用了起来。要全国认可,还差着远呢,远远的。
统一文字,远不像今天频布个教学大纲那么简单。
文字使用的混乱,被标准化教育的我们无法想象,我们不管怎么想,都没有事实更混乱。
通假字的说法,是一种粗暴的划分法,是一刀切思维的产物。
通假,也有时间地点人物,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在通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9-4-30 10: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后来也没有鲜卑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9-4-30 10:2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鲜卑人叫花木兰,那起码得是宋金以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9-4-30 10:1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Van♂ 发表于 2019-4-30 09:58
花木兰是鲜卑人,因为当时北魏军队的主力是骑兵,由清一色的鲜卑族人组成,直到北魏分裂为东西魏时,才有 ...

鲜卑人能当户织唧唧复唧唧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9-4-30 10:1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Van♂ 发表于 2019-4-30 09:55
花木兰是中华民族,但绝对不是汉族,当时汉人根本就入不了军户

入不了军户但需要把大量的汉人招去充敢死队啊。作者以木兰为鲜卑族,直接叫拓拔木兰元木兰得了。我一不相信作者是鲜卑人,二不相信当时身为汉人的作者塑造一个外族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0
发表于 2019-4-30 09:58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9
发表于 2019-4-30 09:55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8
发表于 2019-4-30 09:53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09:2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刁世贵 发表于 2019-4-30 09:18
北朝没有花字,可能就叫华木兰了。不管花木兰这个名字最早出于南北朝还是隋唐,给女主角起个花姓,就是汉 ...

前此,后人所改,而不是之后也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9-4-30 09:2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一个简单的逻辑怎么理解起来就这么纠结呢,你给自己起的不分大小这名字真是恰如其分,基本就这水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09:1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花字,造字于北朝。
按段玉裁的说法,早于北朝的书中的花字,是北朝以后的人改写的。
那么,花字,在造字之初,作为姓名用字,如何通假?何苦通假?
它要通假,只能是使用混乱以后,而在造字之初,新字怎么可能混乱,连流传都流传不远,如何混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9-4-30 09: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不分大小 发表于 2019-4-30 09:08
清朝学者段玉载在《说文解字·华注》中注释道:“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

北朝没有花字,可能就叫华木兰了。不管花木兰这个名字最早出于南北朝还是隋唐,给女主角起个花姓,就是汉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9-4-30 09: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不分大小 发表于 2019-4-30 09:07
咱俩谁荒谬?
不重新命名,就想当于孩子和爹用一个名,不是一个姓。
汉和鲜卑融合,生下个混血,还叫汉 ...

你纠结你荒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09:0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刁世贵 发表于 2019-4-30 08:44
南北朝时期,加上隋唐,花姓就是汉族

清朝学者段玉载在《说文解字·华注》中注释道:“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09:0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刁世贵 发表于 2019-4-30 08:38
民族融合后应该重新命名,这太荒谬了。家族需不需要要重新命名,你爸和你妈不一个姓,你是不是考虑换个别 ...

咱俩谁荒谬?
不重新命名,就想当于孩子和爹用一个名,不是一个姓。
汉和鲜卑融合,生下个混血,还叫汉,这才荒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9-4-30 08:5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即使当代也不乏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理解深刻的,芈八子写成芈月传,这些作者很了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9-4-30 08:5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花木兰,华木兰,用花字更带色彩。能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作者们的水平远比你想象得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9-4-30 08:4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不分大小 发表于 2019-4-30 08:45
花这个事物是存在的,不代表花这个字在初生之时就通假。所谓通假字,都是后来人理解不了时的一种猜测。不 ...

甲骨文时代花这个事物叫华,你可以把华胥理解成花胥,一个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9-4-30 08:4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作者不管抱不抱有对胡人的恨,起花姓就是宣扬大汉的民族气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