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1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焦点话题] 英灵回归故土(347具远征军遗骸71年后终将回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4: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原标:347具远征军遗骸71年后终将回国 部分曾长眠于猪圈下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9日电 10月28日,“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位于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发布会宣布,11月5日,347具赴缅远征军遗骸将经由云南腾冲猴桥口岸回国。时隔71年,老兵们终于要“回家”了。

1942年,先后有近40万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对日作战,经过两年多的浴血奋战,以惨重的代价,取得了缅甸战场的全面胜利。然而,约十万名将士牺牲异域从此埋骨他乡。当年的战友为他们在当地至少修建了10个墓地,承诺战争结束后带他们回家。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墓地后来成为了无主之地,几乎全部被捣毁。

2015年4月10日,在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等多家单位的努力下,“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寻找与归葬项目”在缅甸正式启动,一期发掘地点为原中国远征军新一军缅甸密支那阵亡将士公墓。截至8月31日,该项目共计收殓遗骸347具。这些遗骸被发现时,正埋没于居民宅、大操场甚至是猪圈下。经DNA鉴定,他们之中有近一半,牺牲时不足25岁。

数次赴缅甸 愿忠魂归故里密支那战役发生于1944年5月17日至8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在海外最大的战役,也是最大的一次胜利。中国驻印军共投入第14、30和50师三个师,协同美军一起对日作战。战斗中,中国驻印军第30师(隶属新一军)阵亡1044人、负伤2256人、失踪51人。战役结束后,攻打密支那的三个师,分别在密支那修建了三个墓地。深圳市龙越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曾在过去四年间数次赴缅甸考察,最终确定,位于密支那达贡区的住户诺岛家以及第六中学所在地,就是当年新一军墓地原址。面对杂草丛生、被改建得面目全非、如不经过当地华侨指点根本看不出痕迹的墓地,孙春龙无比痛心,“在那里,我们连个跪拜的地方都没有......”“不要这样拿出来,他会疼!”担心正在取出的遗骸受损,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人类骨骼学专家陈靓在诺岛家的院子里失声大喊,提醒着身边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密支那地处北纬22-25度之间,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一年分雨季和旱季,高温、湿热,土壤保水量高,对人骨保存极为不利。被发掘时,牺牲将士的遗骨零散且破碎。在陈靓和队友们的眼里,每一块遗骸都极为宝贵。陈靓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在4月10日至8月31日间,她三次带队到密支那实施遗骸发掘、现场鉴定和DNA采样工作。而遗骸归国事宜直到近期才明确下来。陈靓说,“发掘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将士最终是否能回到祖国,但是我们很努力,倘若回来,一定要让他们尽可能完整地回来。”忠魂归故土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但是陈靓还是心有遗憾。她对记者说,由于气候条件以及墓地多次改建等人为破坏,葬坑内的遗骸保存状况欠佳,“约有5%的墓坑遗骨完全酥粉化,无法收敛,最终我们只能将含有他们骨粉的泥土收敛。”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偿参与了347具遗骸的DNA鉴定。“我们希望为每一个无名英烈找到亲人留下最后一丝希望。”孙春龙在发布会中宣布,“完成DNA鉴定后,将会建设中国无名抗战英烈DNA样本库,向全社会公开寻找英烈的亲人此外,中国青年网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得到了缅甸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安排,11月5日中午14时,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将于云南腾冲猴桥口岸入境;11月6日上午8时,将于云南省施甸县由旺镇的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指挥部旧址举行遗骸的暂厝仪式。此次入缅迎接遗骸归国的人员中,有多位英烈亲属。云南红河的远征军老兵缪焜说,1944年,他和同为新30师士兵的哥哥缪克勋一起参加了密支那战役,哥哥在战斗中牺牲,再也没能回家。他希望重返当年的战场,接哥哥回家。来自广西的陈庆金在还没满月的时候,父亲陈业海远赴缅甸作战,牺牲在了战场上。他说,“我曾在梦里无数次梦到父亲,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父亲的遗骸前,磕一个头。”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秘书长王小军说,推进英烈褒扬事业包括英烈遗骸的寻找与归葬,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他表示,在完成一期寻找到的遗骸归国活动后,将继续在更大范围展开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寻找工作,“直至找到最后一具英烈遗骸,让忠魂回归故里,在国土得到安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