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搜索
查看: 31985|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小学生活] 一日一画一书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书写姿势
写字的姿势是多种多样的,采取不同的姿势来写字会有不同的效果。正确的姿势,能使书写者正常的发挥水平;反之,必然会阻碍水平的发挥。那么,如何确定书写姿势呢?采取什么姿势要根据作品的篇幅、形式、字的大小等因素来确定。书写姿势一般可分为三类:坐势,站势,蹲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
   3.头正 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 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坐势书写又有枕腕,悬腕,悬臂等区别。

  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当然初学者没有必要这样做。

 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也有采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腕来书写。

  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当然初学者没有必要这样做。

   悬腕,即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臂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手腕活动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
   悬臂,悬肘即右手执笔时,手臂悬空的书写姿势,活动范围大,这种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没有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不管写大字、小字都很适宜,是最佳的书写方式,也是书法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芾,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当然初学者没有必要这样做。
**的书写姿势端端正正

   采用坐势书写时,一般适合写两寸以内的较小的字,如小楷,晋人行书,唐人楷书等。练毛笔字,在起步阶段时,因对毛笔的性能一点也不熟悉,可先用悬腕法写二三寸见方的楷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笔法稍有把握以后,手也慢慢听使唤了,可采用悬肘法来练习。当然,突然将手臂全部悬空,一上来有一定的困难,手会酸麻、疼痛,只要坚持便会解决。快则一个星期,慢则一个月。如果开始阶段就怕疼,或者看看写的字还没有原来枕腕时写得好,仍把手臂放回到桌面上,那很可能一辈子手臂都悬不起来。

   运指、运腕与运肘
   写毛笔字是用手指、手腕或臂肘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的。纯粹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点画的书写的叫“运指”。由手腕的运动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腕”。由手臂和肘部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肘”。
   写小楷或寸楷(一寸见方的楷书字)时,手腕(手拿根部与胳膊下端相连的可活动部位)枕于桌上,握笔的拇指和食指均斜立于笔旁,手掌也尽量竖起,手背与桌面形成70度或80度的夹角,古人称其为“脱平掌竖”,握笔的食指与拇指间形成如“凤眼”状的扁圈,这种执笔法叫“凤眼”。写二三寸见方的大措字,不能用枕腕法来写了。
   则手指拨动的范围很小,写不了大楷字,二则手指拨动大了笔就倾倒,会出现病笔,应该用运腕法来写。运腕法,手腕必须悬起,手掌自然放松,手背与桌面呈45度左右的夹角。如果写再大些的字用悬腕法,因为肘关节枕在桌上写竖画时很容易写歪了。所以,写大字时,手臂一定要悬起,即使是写二三寸见方的大楷,悬起手臂练也是相当有益的。写斗大的大字,不仅手臂要悬起而且人要站立起来书写,这时执笔的手掌也随之而平缓放松,手背和手臂呈一平面,与桌面成平行状。古人称之为“平覆式”。这时手腕完全放手,可以自由灵活地左右上下运动,写大字时是以运肘与运腕相结合来完成的。
   除了小楷以外,我们不赞成纯粹用运指法来写毛笔字。有的人练悬肘写大楷,手臂、手腕虽然悬起来了,但仍处于静止僵死的状态,书写时还是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而且笔杆倾倒得很严重。这就失去了悬肘的意义。悬肘应该尽量少运手指,而以腕、肘的运动为主。值得一提的是:笔杆也不是一定要始终垂直于纸面,在书写的过程中,笔杆可以略作自然的倾侧,但幅度要小,一般写楷书时笔杆应经常保持垂直状态。
   
           
   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采用此种姿势适合写两寸以上的字。
   蹲势,蹲在地上,两脚分开,略比肩窄,左手按纸,右手悬臂执笔,一般是在大的厅堂空地上写,便于把握通篇章法,这种姿势适合于巨幅长篇(写巨幅作品时脚可踩在作品上面)。


     
来自 5楼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13:5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继续今天的书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5-6-15 19:0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掌声想起来,确实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5-6-15 10:3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菖荻妈妈 发表于 2015-5-22 13:07
王老师的画室一个在开发区丹阳小区别墅,一个在南大街烟钢大厦那,你距离哪个近呢?

我离开发区近,是王老师亲自教么?请给个电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5-6-15 10: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你教吗?
给个联系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5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自己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13:0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山水韩溪 发表于 2015-5-20 08:59
你好,画室的地址和电话给一下好吗

王老师的画室一个在开发区丹阳小区别墅,一个在南大街烟钢大厦那,你距离哪个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08:5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王老师的画室一个在开发区丹阳小区别墅,一个在南大街烟钢大厦那,你距离哪个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5-5-20 08:5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你好,画室的地址和电话给一下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8:5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学生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08:4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每周六下午王老师都在画室,有想交流探讨书法问题的家长可前往画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08:4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小篆的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声明:本站篆书入门内容主要来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篆书书写入门》一书,由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晓英编著。资料仅供学习使用,如需引用,请与作者本人以及出版社联系。请尊重作者版权,不得以此谋取个人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09:3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隶书课堂
1.扁平舒展。结构呈扁方形是汉隶的共性,这是由汉隶结字多取横势而决定的。但《曹全碑》中有些字的结构之扁到了几乎不能再扁的地步,这是在其他汉碑中所罕见的。如图一“共”字,两横上束下展,左右逸荡,上两竖与下两点紧束对应,更显中宫紧结,与中部一大波画造成对比。图二“直”、“登”二字的横画如体操运动员拉开一字腿,上身匀称而收紧。图三“命”字左撇右捺如一把大伞,将中间部分完全罩住,而“元”字竖弯钩则极力右伸,使整个字势飘逸舒展。
  2.大小相间。这也是《曹全碑》的结构特点。大者如图四“学”字,小者如“冈”字,两者之间的大小比例相差一倍左右。由于此碑的字距宽、行间疏,因此结字的大与小在井然有序的大章法中显得参差错落,富有变化而萧散自适,故大者不见其大,小者也不显其小,达到了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由此也可见作者很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字的大小扁长的结构来丰富此碑的章法。
  3.布白匀称。这主要表现在一个字中点画之间互相协调,相同点画间的距离大致均等,字的笔画组合也疏密匀称。如图五“朝”字左半横画多的密排,右半横画少的疏排,笔画之间的净空很均匀,左右相合又显得疏密匀称。点画回环反复者,如“幽”字内的两个“幺”,大小一样却不显板滞。类似这样的结构安排,赋予了《曹全碑》工整稳定、清秀文雅的气质。
  4.收放自如。结构的收放是汉隶各碑共同的主要特点,这一点在《曹全碑》中尤显突出。其收放主要是通过波挑、撇捺的左右舒展来体现的。如图六“刊”字左放松,右收紧,“揖”字则相反,是左收右放,“荆”字上放下收,“忍”字上收下放。这样收放之间,高低错落,宽窄变化,迎让避就,两部分疏密、远近得以适当调和,使字生动灵活,可以说收放在《曹全碑》中已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此碑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也是此碑成熟的标志。这一类字大多笔势流畅,静中有动,燕尾翩翩,体态舒徐,疏密纵敛的对比格外强烈。《曹全碑》飘逸秀丽的风格主要体现在这里。
  5.笔断意连。如图七“国”字上部左右转角处的笔画都断**写,使充实又不迫塞,中“或”上引虚下,更显空灵。又如“禄”字的左旁,其上部的第二平横和下部的竖与撇本该是相连的,现在却脱开了,同右边相合成字,左断右连,反而相映成趣。
  6.上紧下松。《曹全碑》字势遒美俊逸,如仙女下凡,飘然欲飞。它除了较一般汉碑扁平外,又与其重心上束,中下部伸展关系密切。如图八“夷”字,上面短画收腰,下部笔画颀长,或直立或分展。再如“李”字全字都上敛,紧密纠结在中宫偏上,由一粗弧向左下放逸而去,在疏密的强烈对比中更显节奏明快。这种上紧下松的结构是形成妍媚秀丽艺术风格的要素之一,它与质朴自然的古拙之美,都是美的化境,不可偏斥。
图一图二
图三《曹全碑》拓片(局部)
图四图五图六
图七图八

mmexport1429360430799.jpg (336.74 KB, 下载次数: 156)

mmexport142936043079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0:0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创作琐谈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贵乎创造。书法创作的个性,可以说是书法家艺术生命之所在,创新是艺术家终生奋斗的目标。那些只继承传统,固步自封,简单模仿古人,模仿同辈,如同一架复印机,只有机械地复制,而无新意的人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书法家的价值,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写手。 书法艺术的创新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之上的创新。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本之木,离开了书法传统而放言创新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根本不可能。书法艺术的创新不同于科学技术的创新,越新越好,越新越有价值。书法家的创新与个性追求也不等于信马由缰式的主观随意性创作。书法艺术的创新与个性追求必须符合时代的审美标准。书法艺术的创新应该在对传统充分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把作者的个性与时代的审美要求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创作讲求"字外功"?




       艺术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作者的精神境界和气质修养的。书法艺术的学习到了一定阶段,再想继续提高,不能只在书法的技巧方面着力,更主要的是要狠下字外功夫。陆游曾说"功夫在诗外"。学书法也不例外。书法是视觉艺术,因此提高审美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增强对姊妹艺术,如中西方的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电影、戏曲、工艺美术的鉴赏力。


    中国书法数千年的演变发展,证实了书法与中国其他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如哲学的微言奥义,史学的深邃精密,绘画的气韵生动,武术的刚柔相济,中医的阴阳五行,禅宗的洗心入静等等,都能兼收并容,丰富自身。总之,学习书法不是一个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需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拓宽视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会避免"写字匠"之讥,而真正成为艺术家。
创新等于"制作"吗?
   创新不等于制作。创新和制作是两个概念。创新是观念,而制作只是手段。

   创新若不与传统联系,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不是一种简单的扬弃后的"再创造"。书法艺术的任何"创新",在实际的过程中,都是以对传统的复归而实现的。"制作"只是在"创新"中的一种手法。创新也许在个别作品中存在"制作",但不等于创新就是制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1:5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接着讲{谋篇布局}

       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
  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  
  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20: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20:2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20:2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20:1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一只丑小鸭 发表于 2015-4-18 17:21
你好,你教小孩子吗

我不教,朋友教,联系方式小窗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4-18 17:2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你好,你教小孩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0:3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我不教书法,朋友教,联系方式小窗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