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50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长衫的薄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4 2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在鲁镇的咸亨酒店喝酒的人有两类,有站在柜台外站着喝酒的“苦人”短衣帮,有在里间坐着喝酒的长衫客,“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                            长衫对孔乙己来说意味着读书人的脸面和体面。
孔老师就是那种死读书读死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最后又没读出什么名堂和出路的那种鲁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自有颜如玉”。中国人自古读书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投机性,不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今则为“不吃读书的苦,就吃生活的苦”。大家内卷的动力,就是告诉孩子将来,炎热夏天你在车间里汗流浃背,我在空调下上网撩妹。其实,不光中国,世界也是如此,你看那些性感动人的模特儿,风骚妩媚的明星,有哪个是不是政客财阀和石油大亨们供养的。
二百年前,大清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中国人没有宗教,没有信仰,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
因为做官掌握着骨头资源分配,控制着狗的忠诚度。
做官是中国读书人最大的梦想和追求。“学而优则仕”学业有成则出仕为官,升官加爵,光宗耀祖;仕途失意则丢魂落魄,怀才不遇,才思泉涌,留下传世经典,成为文坛千古雄才,是所谓悲愤忧郁出诗人,如苏东坡、陆游、李白、蒲松龄 ......
按古代读书人成功立德立功立言的标准,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近代读书人做的还算成功的曾国藩是一个,他的心存敬畏、务实勤奋、谦虚谨慎,自律低调,家教甚严,大器晚成,功成身退!                                                         
他的小老乡,教员也算一个,1972年尼克松访华,会见教员时,迷弟般奉承教员改变了世界,教员笑着摇头答:“我没有改变世界,只是改变了北京周围几个地方罢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
有人把人的认知层次从低到高分四层,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巨婴)、知道自己不知道(内省)、知道自己知道(智慧)、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师)。而世上更多的人处于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第一层的巨婴阶段。更有人穷其一生都无法突破和跨越自我无知的所知障。  
自古以来对社会资源抢夺的收割韭菜与反收割暴力周期的历史演变周而复始。
两千年奴化思想有着坚实的伦理基础,牛马道德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吗?对普通的大多数来说,仅仅是科举体制下培养的永远是工具和牛马,或者掌握点糊口谋生的技能。即使混个一官半职,贪财好色,小酌人生,也仅此而已。
如果有人以为读了点书,发点小财,买了几亩地就是地主了,刚丢了打狗棍就骂叫花子。或是进了体制,混吃混喝,搞点外快,蹭点福利,就屌丝逆袭膨胀了,腋下生疮,横着膀子,指点江山,一展宏图大志,甚至幻想要抗着杠子去撬地球,抽风的不止是大脑,恐怕还有心智。殊不知在皇族国戚阶层眼里,这就是猴子请来的逗比。
中国真正隐形富豪永远是潜在洋底的鲸吞,遁于无形。
他们财富数倍于马老师,也绝不会像奶茶老公和许皮带,四处显摆招摇。 即使你掘地九尺也搜寻不到关于他们丝毫皮毛信息,人家才是真正的闷声发大财。
寒门的DNA里永远流淌着,不可言说的小确幸,往大里说美其名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往小里说跳出寒门,混个编制,最次弄个五险一金加双休。
不是贫穷限制你的想象,而是圈层拉低了你的认知。   
识时务者为俊杰,在中国读书选材的标准有时确实靠时运。当社会需求以爬树为标准时,水里游的动物是注定被牺牲的一批。在以阶 级斗 争为纲刚结束和刚改革开放初级阶段,人们混乱的思想需要捋顺,法治制度尚不健全,学文的可能比较受青睐;而现在随着世界芯片、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学理的愈来备受重视。
赶上时代发展风口,是头猪也会展翅翱翔。犹如三十年前的本科、二十年前的硕士、十年前的博士、五年前的海归......当物不以稀为贵时,就失去他的稀缺性价值,尤以越来越多可替代性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多的知识加速更新和淘汰的频率和速度,长衫价值边际递减效应愈发明显。
苦读寒窗十八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年代永远过去了,不管你甘不甘心,时代抛弃你就像抛弃块旧抹布。所以,今天当你看到那些长衫客在送餐、拉车、打更、迎宾、网红、直播或倚门卖笑,只要不进厂打螺丝,毫不顾忌长衫的体面和颜面,争夺着短衣帮们的营生和饭碗,他们走着苦人们的路,让苦人们竟无路可走,这是长衫的薄凉还是时代的悲哀?
鲁迅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快近百年了,不想社会竟然还是这样。吾爱吾师!
在趋势面前,个人的能力和学历就是一地鸡毛,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人不要跟时代抗衡,不要跟趋势较劲。如果改变不了,只能适应;如果不能适应,就隐忍,忍受不了,想尽办法逃离和滚蛋,润的远远地,可能就解脱了。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
这不是一个允许你个性独特伸展与发挥地方,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陆、体制与编外,人站的角度不同,对成功与幸福的理解和定义也不相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北理工毕业出国谋生的大表哥,如今眼望奔六,还再给人技术打工,出走半生,只是赚了套房子,培养外黄里白的侄子考了医科大学。而多年前负责业务时辅助一位北方代理商,其拥有千万资产,自幼失去双亲,被姥姥和老姐带大,小学读到二年级,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泥瓦匠出身,跑车办厂、倒卖纱线和染料,吃尽世间苦痛。但在商场的市场运作、行情判断、风险掌控、客户公关、铺货催款、人情世故、人性拿捏的运筹帷幄、举重若轻,风轻云淡,堪称一本活的商学院MBA教科书,讲商业运作,即使博导也难以望其项背,那是商战的枪林弹雨中淬炼出的真金。二者如何评判与衡量?
本来以为读书多少,真的不是衡量生活幸福与否和人生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但在地域范围愈小、生存空间愈卷、认知程度愈低的地方,反而成了标准答案。因而面对现实人生成败的评判标准更加功利、势利和自我,很少处于他人和社会公众的角度看和利益考虑问题,尤为凸显人性的贪婪、占有和自私。
社会重利,笑贫不笑娼,读书的品又能高到哪里去?                                      
古有指鹿为马,今有指鼠为鸭。这些颠倒黑白的无耻之徒是因为读书少认知低吗?
喜欢听气势宏大振奋的瓦格纳乐曲的,你以为就一定是穿着燕尾服、晚礼服的彬彬有礼的绅士贵妇吗?那些端着冲锋 枪、穷凶极恶、血性 屠 杀的党 卫 军们也同样狂热般喜爱。
商鞅算是读书人里的精英,参与了国政和社改,其命运也难逃五马分尸的结局。
法家人物历来总是给人设套使绊,命运都难以善终。
多种玫瑰,少栽荆棘,免得日后挂子孙衣裳。
穿起长衫也未必就能御寒和体面,不是读书越多,生活就越富足,这个世界就多太平。也不是褪去长衫就寒酸和卑微,因为读的书少,人生就缺乏快乐,生活就失去色彩。
读书和教育的终极,向内认识自己,提高认知能力;向外认识世界,尊重客观规律。这是真正阶层逆袭和谨防被高认知收割的根本。
读书的目的,有时更多的是让世间有温度,让人性有良知。

                                2023年7月4日夏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7-10 15:5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朝廷的教育告诉人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公平和真理,不是为了不平等和自己的利益;
生活的现实的教训,也许有事情,反过来做,可能生活的会更好些。
有时人躺在儒教的坑里,精神错乱,很难翻身爬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