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中央对房地产表态积极,多次重申房地产支柱地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政策利好下,房地产行业数据筑底趋稳,整体楼市点状复苏。
中国人民银行4月3日公布的《2023 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18.5%的居民对下季房价预期“上涨”,较2022年第四季度14.0%上升4.5个百分点,问及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17.5%居民选择购房,较2022年第四季度16%上升1.5个百分点。
房地产回稳趋势下,市场信心也出现了一定的修复。
2023年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本季收入感受指数为50.7%,比上季上升6.9个百分点。其中,15.9%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比上季增加5.0个百分点,69.7%的居民认为收入“基本不变”,比上季增加3.8个百分点,14.5%的居民认为收入“减少”,比上季减少8.8个百分点。收入信心指数为49.9%,比上季上升5.5个百分点。
对下季房价,18.5%的居民预期“上涨”,54.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4.4%的居民预期“下降”,13.1%的居民“看不准”。
与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预期“上涨”的占比上升4.5个百分点,预期“下降”的占比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18.5%下降了4.1个百分点。

从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来看,居民的消费投资意愿也开始回升。2023年第一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 比上季增加0.5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0%,比上季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8.8%,比上季增加3.3个百分点。
在问及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2023年第一季度居民选择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为:教育28.4%、医疗保健27.6%、旅游24.0%、社交文化和娱乐19.9%、大额商品18.9%、购房17.5%、保险14.1%。
其中,购房一项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16.0%上升了1.5个百分点。
从市场来看,2023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在地方限制性政策持续解绑、财税激励加码升级的推动下,行业数据筑底趋稳,整体楼市确实出现了点状复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央行报告中居民对房价预期的上涨及对购房意愿的提升。
一线城市由于供应显著放量,成交大幅回升,同环比涨幅5成。

烟台方面,在疫情全面解绑、降首付、降利率等外部利好刺激之下,成交出现了显著复苏。
但一季度市场整体推货量不足,很多项目处于“清栋”状态暂未加推,且由于去年新入市项目大幅减少,很多区域可选项目也十分有限,整体回升幅度也受到影响。
3月份作为传统旺季,楼市表现尚佳。“小阳春”过后,4、5月份进入淡季,4月首周已感受到市场的回落情绪。但目前市场已逐渐进入企稳状态,伴随着一些热销项目的加推以及年中优惠,6月份或将再迎一波回升。
居民购房意愿上升,不少网友对于现在是否要买房的问题持有不同的态度。
一二线城市已有一套住房的朋友,普遍倾向于功能性置换。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比较愿意为了孩子上学、生二胎、改善居住环境等原因,先卖出再买进,以小换大以旧换新,满足自己合理的换房需求。
但对于还没有住房的刚需来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仍旧让年轻人望而却步。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买涨不买跌是很多人的心态,加上现在经济环境不好,老百姓对未来收入不乐观,房子这种大消费更少了。政策再好也不可能房子5折就能买到,刚需买得起的会买,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
在烟台,一季度有部分房企向业主发出延期交付通知,这又令市场信心遭遇了一定的打击。
对此不少烟台网友表示:楼市好不好,就看开发商能不能保质保量按期交付,好的口碑才能拯救市场,才能让消费者敢买房。
从购房者买房意愿和市场复苏情况来看,各城市分化行情预期延续,多数城市或将在阶段性放量后重回筑底状态。考虑到目前复苏动能尚不稳固,随着本轮需求释放完毕,二季度同比大概率持稳或小幅微降。
对于那些压力城市而言,地方调控政策将进一步松绑,尤其是需求侧,将以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释放为切入点,进一步解除购房限制、加大财税激励,以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
但从本地网友的态度可以看出,市场信心仍旧不足,还是有不少有需求的购房者面对“交付”等问题缺乏信心,持币观望。
保交楼、保质量,让购房者能够安心购房才是重塑信心的关键,这或将比降价优惠更有助于市场回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