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一直被视为楼市风云的“前情表”,预示着整个楼市的行情趋势,随着2022年的到来,烟台2021年土拍也已经收官。
这一年开始,国家对22个热点城市的土拍进行改革,即一年分三个批次进行土拍,不像之前,一年好几次。
烟台虽然不是这22个热点城市之一,不过土地成交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今年烟台土拍多了几个明显的标签:底价成交、溢价率低、大多为国企拿地......
总的来说,今年成交的地块还真少,加上两宗社会福利用地,只有43宗非工业用地成交,其中涉宅地块41宗,2宗为社会福利用地,成交总价145.2641亿元,平均楼面价3181元/㎡。
数据提供:腾策顾问,仅供参考
和去年相比减少了37宗,为近五年来新低,成交总金额减少了108.2275亿元,总出让面积减少了134.1335万㎡。
从区域土地成交看,芝罘区土地出让最多,成交16宗,总出让面积77.4102万㎡,成交总价为59.9350亿元;
莱山区成交土地9宗,总出让面积56.4904万㎡,成交总价为42.1070亿元;
开发区成交土地6宗,总出让面积32.9604万㎡,成交总价为8.4629亿元;
高新区成交土地6宗,总出让面积35.5675万㎡,成交总价为26.5200亿元;
福山区总成交土地3宗,总出让面积12.8278万㎡,成交总价为6.6562亿元;
牟平区总成交土地3宗,总出让面积3.4073万㎡,成交总价为1.5830亿元。
这些地块中,有的今年已经入市。
比如福山区天府重工地块,万科四季光年于去年12月25日首次开盘,建面约79-110㎡,均价9000元/㎡-10000元/㎡;
芝罘吾悦广场住宅项目去年9月19日开盘;均价13000元/㎡,建面约105㎡-160㎡。
再比如,力高和天爱置业合作的下曲家北侧地块项目,力高天爱君逸府洋房、小高层在售,均价14000元/㎡,建面约为103~143㎡,特惠房源12403元/㎡起
福山区美光金银丝地块,碧桂园·都荟四季5#6#9#10#也已经开盘,参考均价为9500元/㎡。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芝罘区土地市场有16宗土地成功摘牌,其中有11宗位于黄务片区,供应量如此之大,其他板块望尘莫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这里将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热潮。
莱山区土地出让集中在南部村改板块和中心板块,莱山中心城区土地开发殆尽,西部和南部这里有更广袤的土地,未来或将成为莱山区土地重点供应区域,房企的必争之地。
业内分析,由于三到红线的限制,虽然房地产行业面临洗牌,但是头部房企也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从烟台今年土拍中就能看出来,除了优质的热门地块价格依旧继续走高,其他偏远地区的地块价格并没有明显变化,土拍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与此同时,由于房企融资受限等因素影响下,烟台下半年土拍一度成为国企、央企主场,地块几乎被它们包揽。
2021年很多城市的土拍,据说国企央企拿地居多,而在烟台,反应也很明显,单就有国有企业背景的企业拿地,43宗成交地块里面,就占了21宗,占比48.8%。
我们用个排除法,43宗成交地块里面,纯民营企业,像碧桂园、力高、丰金、蓝光等,只拿了20宗地块。是不是很少很少?是不是意味着民营企业疯狂拿地的时代结束?
因为万科不能简单定义为国企还是民企,而是具有国资背景的股份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所以我们排除在外。
房宝宝觉得这种拿地的方式可能是未来土拍市场的主流,未来楼盘开发集中以国企央企、或者国企+民企联合开发为主,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有利于市场稳定,至少跑路烂尾不会发生。
房宝宝梳理了一下,成交的这43宗地块中,有溢价的只有2宗地块。也就是说,有41宗地块都是底价成交。
虽然只有2个地块有溢价,但溢价率都不高于20%。
其中,蓝天集团拿下的姜家疃北侧中间及西南侧地块A宗地,溢价率最高,为18.87%。成交的楼面价也不便宜,逼近6k了。
房宝宝认为,高溢价或将告别历史舞台,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房住不炒”,房地产市场要回归平静,房价大涨大跌的局面或许不会再有,土地市场上,大风大浪平地起波澜的情况可能也不会有,地价未来都将是平稳的。
这一年成交的43宗土地中,容积率≤2.0的有21宗,占比48.8%。
数据提供:腾策顾问,仅供参考
容积率≤1.5的地块有9宗,在近年来也算是比较多的。同比去年增长3.4%,在这9宗里面,容积率≤1.2的又有5宗,分别是蓝天集团占了3个,烟台业达国际人才集团有限公司1个,恒堃集团1个。
数据提供:腾策顾问,仅供参考
其中容积率高于3.0的更少,仅仅只有4个。这4个里面,有3个是商业住宅混合用地,最高的是蓝天集团拿下的白石区片改造H1地块,高达4.07。
今年12月份,烟台加大优质地块投放力度,使得低容积率的土地投放大大增加。
当前政策放宽更有利于改善型需求的释放,同时购房者对于居住环境、品质等要求日渐提高,优质地块的出让,尤其是低容积率土地的出让步伐加快,将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改善型购房者的需求。
除此之外,还能以低密度、生态宜居的优势吸引购房者,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缓解城市内部人口与交通压力。
楼面价作为开发商的建设成本之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楼盘价格。
目前房价合不合理,房子该不该买,区域内哪个楼盘物有所值……都能够从楼面价上判断一二。
腾策数据显示,烟台非工业用地楼面价2017年为1399元/㎡,至2019年同比大涨120.9%,突破3000元/㎡大关,呈平稳上升趋势,2021年,为近五年来首次下跌。
数据提供:腾策顾问,仅供参考
此外,今年烟台新增5宗楼面价超过5K的涉宅地块,与去年相比,减少了3宗。
然而,在2021年43宗的土地成交中,烟台又诞生了一宗万元地,竹林路以南、福临夼安置房以西A1宗地成交楼面价为12102元/㎡,刷新了烟台住宅用地成交楼面价的天花板。
足见房企们对于烟台中心城区优质地块依然充满信心和后市的看好。
纵观2021年烟台楼市,仅有开发区A-19小区地块和牟平区东关路东、三山大街南地块两宗地块流拍。
最近有粉丝跟小编咨询,未来,当土地价格被逐步控制的时候,楼价会降吗?
对于长远来说,影响不大。
毕竟,决定房价的,永远都是供需关系。
换句话来说,持续的人口流入、高额的资金流入、优质的产业导入,这些指标,对于一个城市的房价趋势而言,远比地价本身重要得多。
而中期来看,相比土地价格,土地供应量更值得关注。
当下供应的“面粉”,一两年后“出炉”,就会转变为市场上实实在在的房产供应,假如供大于求,未来房价上涨的压力会减小。
以上,就是2021年烟台土拍出现的几个变化,也许,2022年,可能是烟台楼市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