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飞过天空的自由 于 2018-11-16 14:04 编辑
x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在职场升级打怪的游戏中,总有形色各异的妖孽,出现得让你猝不及防,HP狂往下掉! 
   但是,再怪异的妖孽,找到其对应的弱点,也只有被KO的份儿。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的女主深海晶经过同事拖后腿,不负责任和各种甩锅的“锻炼”后,终于选择在忍无可忍的崩溃边缘大胆与老板开诚布公,得到了与能力相匹敌的职位,也修炼了一身本领。 
 图片源于《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职场人理想的生存环境,包括平等的沟通,高效的执行,能智慧地解决问题,以及友善默契的同事。 
   同事之间的团队协作是整个链条高效运转的核心竞争力。   而“奇葩”们的存在就像迎面吹来的二手烟。如果躲闪不及,必然会呛到你胸闷,强忍吸下必然伤肺。 
   气归气,但比起生气,成为并找到这些有实力又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跟他们一起达成职业目标更重要。 
   作者:崔书馨    
 
 1 你花那么多心思积累人脉 却没想过志同道合这件事 
   首先,你要尽量去选择口碑良好的行业知名公司,主动延长工作时间来多学习相关业务。 
   遇到的人大多是善缘。   我的朋友Ada,人美心细,毕业之后一直在一家心仪海外版权的杂志社工作。她从做美容编辑开始积累,一路从美容编辑做到副主编。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 
   她的经历,引人艳羡,尤其是对比大部分称自己没有时间,但不断逛街和打游戏的那些朋友。 
   抛开在媒体黄金时代进入行业的原因,我问她其他的缘由。   她说,首先我选择了这个行业,是与我性格爱好相符的。 
   二来,在同龄人海投简历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相关公司的背景,并针对性的写投稿邮件给编辑,在工作的往来中,快速的建立了信任。   人的关系网很重要。 
 
 “你知道吗,当我收到第一封信的时候就决定一定要继续写,并且投简历了。” 
 “因为他们快速选用了你的文章吗?” 
 “不是,因为他们给我发了拒稿信。” 
 “……” 
 “很多媒体如果不选用文章,可能招呼都不打。但是他们的拒稿信里有合乎逻辑的修改意见,也有对作者的鼓励,这是一个有情怀的公司,虽然情怀不是目的,但是这个过程,对人的作用是正向的。” 
   于是,从入职到升职,她一路顺遂。   同事们夸她适应能力很强, 很快就能跟公司同事打成一片。   而Ada说这是因为在进公司之前就了解过,知道自己会与什么风格的人共事。 
   不仅仅是自身努力,遇到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专业严谨的人,小到邮件大到年度盛典,同事们都分工清晰,积极协作,毫无推诿。 
 2 与其浪费时间当“鸡肋万金油” 不如聪明地完成本职工作 
   第二,快速融入团队的最好方式是出色的完成工作,而不是当“万金油”。   曾经在我的团队中,有一个大家都认识的身影。刚加入团队不久,便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   他在公司里,打扮前卫时髦,朋友圈一天3-4条基本都是定位在公司,但是内容与工作无关。 
   在本职工作中,他所负责的客户业务量不算特别忙碌,但是他每天都看起来比负责3-4个客户的人都要忙。   我十分好奇,于是一探究竟。 
   仔细观察后,我发现,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支援”其他团队。 
 
 支援其他团队不算少见,因为每个组人数有限通常是4-5个人,一旦有大活动就忙得捉襟见肘,常常需要从别的团队借调人力。   本职工作不忙的他,对于其他团队绝对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A团队在承办的公开赛中缺少邀请的媒体,于是他积极加入,在座位上打电话邀请媒体;B团队做新媒体的同事请病假了,于是他雪中送炭去帮助排版。   但是他的雪中送炭对于自身团队来讲就是“炭中送雪”,哪有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完,去帮别人的道理。 
   一看就没有深入钻研把工作做得更好的耐心好嘛?   于是我约他one on one,直接告诉他,如果想换团队,最好第一时间告诉我。 
   他一脸委屈地说:“不是啊,听我解释,我因为是新来的,需要和其他人处好关系,这样有利于工作发展。” 
   “你自己的工作都没有做到完美和极致,就有时间去帮助别人了吗?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务才是融入公司最好的方式。” 
   后来,他是改变了。既不再帮助其他团队,自己的业务也毫无长进。   于是试用期过后,由于考核不过,被公司辞退。 
 
 而曾经他帮助过的其他组员,没有一个人帮助他说话。   他离职之后,大家开始讨论:   “与这样的人工作,一点都不省心,太主动了,让人觉得奇怪。” 
   “这又不是学校,能让你有大把时间学东西交朋友的,你是来为公司赚钱的,就该创造价值。” 
   残酷么? 
   没有价值,就没有“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