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作者:张二白很白 
 - 01 - 
 昨天和一朋友聊天,她咨询我关于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补偿的相关法律法规问题。谈及原因,她无奈的跟我说:公司上半年业绩不好要裁员,被劝退了...... 
 这让我比较诧异,去年上半年她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跟我提及过,说是正规上市公司,各种福利应有尽有,关键离家还近。虽然工资不是特别理想,但终归还是比较满意。 
 朋友是他们公司行政助理,每天就是一些很事务性的工作,公司和她岗位比较类似的还有个职位,销售助理,她们两相当于一个是做公司内勤,一个做销售内勤。 
 对于她另外那个同事,我还有点印象,是因为去年年底的时候,朋友跟我提过当时还邀她一块考个会计从业资格证,问我要不要考,我当时建议她考。结果她自己错过报名时间没报成,而她同事则报上了到现在已经拿到证。 
 这次劝退,本来是她们两里面选一个,领导也是比较纠结,结果正好财务部需要一个会计助理,公司又不想再招人,就这样我朋友就悲剧了。 
 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看她发了条朋友圈,就是老罗在一次演讲中说的那句话:你的报酬不是和你的劳动成正比。而是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想必这次的事也让她颇受刺激。但也无可奈何。 
 
 - 02 - 
 事实就是如此,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一个公司,不可替代性,永远是你留在公司最好的筹码。 
 如果你每天就只干着一些任何人都能干的活,而且毫无新意的话,那就得随时做好被淘汰的心理准备,只有当你的工作没人能代替,那基本上才能在一个公司立足。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关于最牛司机的故事: 
 这位司机朋友文化程度不高,最大的优势是很会来事,朋友多,解决问题有多种门道。 
 
 所以,他除了是司机,还兼任秘书、办公室主任、负责后勤等多个角色。老板有时出差坐车、吃饭住宿、甚至联系一些客户,都归他负责。 
 
 因为交给他的很多琐碎的事情,他每次都能拿出几套解决方案,并选出最优,几年里从没出过一次错。 
 公司里有过专门的秘书、综合协调人员,最终都没能做长久,因为没人能轻易替代他。 
 
 “在一个公司里,你的工作没人能代替,你基本上才能算立足了。”有时候,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司机说的话。 
 而变得无可替代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做别人做不了或者不愿做的事情;一种是把人人都能做的事情做到卓越。 
 - 03 - 
 
 前段时间家里堂弟高考完,准备填报志愿,关于专业方面来问问我的建议。主要是考虑到以后比较好找工作。
 
 对此,我也只能是建议优先考虑教师、医生。 
 一方面是因为家里已经有五个老师和四个医生,另外主要还是因为,四年后这个社会科技技术能发展到哪一步谁也无法预测。或许到那个时候,很多工作岗位都被机器人替代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教师和医生这类岗位,无论如何还是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的。 
 正如这几天刷爆朋友圈的无人超市,从上海的缤果盒子开始,到深圳的自动收银,再到杭州马云的无人超市,似乎从这个7月,掀起一场“消灭收银员、消灭导购员、消灭服务员”的革命,浩浩荡荡,虽然不知最终走向何处,但无疑又开启了下一场角逐,同时也敲响了基层服务工作者的警钟。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关于诺基亚的文章,标题叫《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或许有人看了会觉得心酸,但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有人抓住机遇,让自己无可替代,也有人因循守旧,最后成为历史和故事。
 
 企业如此,我们职场也是一样,公司里那些按时上下班,工作认真努力,按时完成任务,不出错也不突出,默默无闻的人,当危机来临,为什么就变成“可有可无”的人,进而被替换掉。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你做的这些事情谁都能干,你缺少不可替代性! 
 而变得无可替代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做别人做不了或者不愿做的事情;一种是把人人都能做的事情做到卓越。 
 眼下被放大的“匠人精神”其实就是一种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的方式。就像60年专注做寿司,50年专注蒸米饭这类的事情,一般谁愿意做?即便做了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