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53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海归派] 毕业生求职调查:留学海归不敌国内土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近日,正值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季,记者走访多场招聘会后发现,博士生“比不过”本科生、留学“海归”不敌国内“土著”、单身的拼不过“有娃的”,一些传统就业观念中的优势条件正面临挑战。专家认为,学生求职中出现的所谓“奇葩现象”,也表明我国就业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这也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能盲目跟风。
  求职劣势变优势 单身的不如带娃的
  在常人看来,与很多单身的毕业生相比,有孩子是求职者的劣势,但如今却成为不少女毕业生的优势。余甚蓝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她在就读研究生期间结婚并生子。“从面试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有孩子是我一个很大的加分项。”余甚蓝说,没有婚假、产假,相对稳定,是与其他竞争者在竞争中的优势,也成为用人单位最终录用的重要依据。

  “有了孩子后,无形中增添的成熟和沉稳,以及那份责任心,也是吸引用人单位的重要因素。”余甚蓝说。

  有时候高学历反倒成为“负担”,一些用人单位直接在招聘要求中标明“只要本科生”。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小何介绍,该公司招聘人才时更加看重应聘者的自身实力,除非是要求特别高的技术类岗位,一般的运营、产品类的岗位更倾向于思维相对活跃、精力更加旺盛的本科生。

  与高学历者遭遇的尴尬一样,出国留学的海归也似乎正在“走下神坛”。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郭培晶,回国求职的过程就不顺利。“应聘中,出国经历并没有加多少分,反而因为没有国内实践经验、薪水要求高等原因屡屡受挫。”郭培晶说,找工作时多次不敌国内“土著”生。

  用人单位更务实 身价高的不如合适的
  与“学生妈妈”的明显优势不一样,本科生并不是能力比博士生多强,而是在有些实践性强的岗位上,性价比更高。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曲文勇说,博士生对就业单位待遇要求较高,而在一些行业,博士生直接创造的价值和本科生创造的差不多,单位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这使许多用人单位对博士生“望而却步”。

  而留学生的良莠不齐则是其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国际关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魏斌认为,如今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一些学生只是在国外“混”来一个文凭,没有真才实学。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留学生、博士生的比较优势不再特别突出,与其总量越来越多有关系。

  统计显示,我国留学归国人员与博士生数量都在快速增长,留学生与博士生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与很多人选择用留学、高学历为自己“镀金”相反,蓝领工人等低学历、高技术性的稀缺人才正成为求职市场中的“抢手货”。

  曲文勇说,如今用人单位也更加理性、更加务实,不会再凭着单一的留学生或博士生等标签论英雄,“身价高的不如更适合的”。(京 华 时 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