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6139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0-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也许你可能不知道“许镜清”这个名字,但是,当我唱起“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你肯定听过,肯定很耳熟。这首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至今仍然经久不衰,写下这神作的大师,正是许镜清老师。他几乎包揽了西游记中所有的音乐(只有唐王送别唐僧上路时的那一段音乐不是他老人家写的)。比如,至今都被评为中国乐坛经典的《女儿情》、《天竺少女》、《何必西天万里遥》等等。也许说到许镜清,大家也只想到西游记音乐。但是,不管怎么样,人生只做一事又何妨?
西游记的片头曲好多观众都不知道名字,很神秘。一部如此优秀的电视作品的片头曲,居然没有名字?这算不算是最高境界啊?营造一种虚无境界?哈哈,开个玩笑!我问过许老师,他老人家亲口说的“没有名字!!!!”不过,在贴子中,为了方便称呼,我们姑且说成是《西游记序曲》吧!
可能单听此曲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和电视画面一结合,声音和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马上就是一首神曲啊!!马上一个神奇而瑰丽的世界就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仙鹤、嫦娥轻盈优美的舞姿,唐僧夕阳下独自骑着白马,悟空在茫茫大海中划着木伐,身影显得那么的瘦小,沧桑、艰辛、苦涩、心酸......一下征服了无数观众,真乃是神作,无可匹敌!可以说《西游记序曲》配合画面,是我看过的所有电视剧的片头中,最棒最完美最天衣无缝的片头,没有之一。真是太震撼了,太有中国味了!
整首乐曲是该磅礴的磅礴、该空灵的空灵、该唯美的唯美、该梦幻的梦幻、该沧桑的沧桑、该俏皮的俏皮。尽管这样,当时还遭到了专家们的集体狂轰“太洋气了”、“有辱中国古典名著”等云云。
有多少网友儿时看到类似的波涛冲击石礁的镜头,就以为西游记来了?
开头那“啾啾--”,是以前那些专家们最不待见的声音了。可是,在杨导(杨洁)看来,却是非常能表现孙悟空上天入地的声音。在我看来,这“丝丝--咚咚--”的声音,是西游记最具代表性的音符,腾云驾雾的轻盈空灵就是这样的吧。这是任何新拍的西游记的乐曲中,所没有的感觉。
接着是那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号奏出的“当当挡当,当当挡当”(这个灵感是来自一位敲饭盒的民工叔叔 . 高手在民间啊,不知还能否找到当时敲饭盒的那民工叔叔?)。伴随着电贝司和“咚咚--”的音效,有种要突破些什么东西、即将破茧而出的感觉。
PS:许镜清老师对电贝司的使用,在几首乐曲中都配得相当有味道。比如,《快乐的花果山》、《女儿情》等等。
“破茧”还在进行时,那“当当挡当”的小号还在继续,但主旋律已经悄悄地变成了古筝啦。PS,这里使用的是双主旋律。前面的旋律渐渐弱下去,后面的旋律慢慢突出来。这种手法相当时髦。
此时,铜管乐齐奏,磅礴的气势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很有破茧而出、冲破云层的气势。中间加入手鼓和响板,略带佛味。PS:西游记那特有的音符“咚咚--”,是不会忘记的。
曲调一转,在动感的架子鼓声中,飘来一阵阵天籁般的女声哼唱“啊~~”,配合仙鹤仙子在唯美的仙境中转圈的画面,真是无比的空灵梦幻,绕梁三日。此声只应天上有啊!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同时加入编钟和古筝,增加了梦幻的气氛。也很浓的中国味儿的。
PS,这女声哼唱的灵感,是许镜清老师睡梦中寻得的噢!在梦中,忽然飘过来的。许老师醒过来之后,马上写下这一段音符。这首曲子真是如有天助啊。
这一段是重复铜管乐齐奏部分(唐僧上楼梯那儿),无比振奋人心。
特别是配上无数天马奔腾的画面,一幅无比壮观的万马奔腾图。
曲调再一转,由弦乐做主旋律,就好像一股细水长流的小溪,潺潺的流过来。配合嫦娥优美轻盈的舞姿,我竟然感觉听着音乐是可以飘起来的,这段音乐是轻飘飘的。这画面怎一个“美”字了得啊?这音乐怎两个“轻盈”字了得啊?
PS,这里的伴奏是节奏感很强的架子鼓和铜管乐,还有那“咚咚”的音效。即使是这样的很有气势的伴奏,却能让人感到如此轻盈空灵,配器相当见功底!
曲调又一转,回到那天籁般的女声哼唱(仙鹤转圈那儿)。配合唐僧在夕阳下独自骑马的镜头,充满了沧桑感。
这音乐酷吧?配合不同的画面,可以唯美空灵,也可以沧桑。
此次,音乐却没有急着转调,而是重复上一段女声哼唱。先是海浪拍打石礁的镜头,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再是小猴子在茫茫大海中划船的瘦小身影,有种沧桑艰辛的感觉,看着让人心酸,让人忍不住眼圈红润。
师徒二人的这画面、这意境,我很难有词语表达出来了。唐僧的余晖独行马、悟空的早朝片孤舟,也体现出西游记的主体思想,那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困苦。
曲调再次转变。此时,主旋律的铜管乐再次齐奏,画面则是师徒五众取经的路途了,音乐又充满了惊险和未知。 特别是这一幅画面,小时候看到这画面时,总觉得这里有些诡异,好像前方有什么危险在等待着师徒四人(小孩子的我都能有这样的感觉,可见这音乐和画面能传达的思想是多么的通俗明了了)。
PS:架子鼓和手鼓、响板,让这里时刻充满了动感和佛味。
结尾部分,一连串节奏感十足、活泼的音符,加上镜头的暂停,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俏皮、诡异邪魅、梦幻、动感和唯美的气氛。 这个地方的主旋律是以手鼓为主(略显诡异),不时插入用铜管乐齐奏,非常有气势,同时也告诉大家,乐曲即将到达尾声。加入响板和“咚咚”的音效,继续西游记特有的风格。
在一片航拍的真实云层中,伴随着行云流水的竖琴,出现了每一集的名字。字幕延续到海浪拍打石礁的画面,给人以余音缭绕、久久不散的感觉。
PS: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也是很多网友喜欢的地方。片头的字幕效果相当简单,这些字幕都是由著名书法大师陈叔亮先生手写的。刚劲有力、雄浑粗犷,相当朴实、有特点,这是电脑字体所模仿不来的。虽说现在用电脑字体做出来的字幕花样多了,但相比起来有些空洞。
以上,就是西游记片头曲给我带来的感受了。特别我看了许老师的博客之后,我发觉他的音乐的思想,连我这普通观众的都能完全感受到,可见他的西游记音乐是很通俗易懂的,又很有灵魂和内涵。现在的影视剧里还能找到这样的片头吗?老版西游记的经典,不是因为一个人物演绎得经典而经典,是由于其各个方面的经典而经典。
cr.天涯.himiko_1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