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古登州府福山县域包括现:烟台市福山区、芝罘区。本文主要以研究手抄乾隆六十年岁次乙卯孟春--1795年版《孙氏家谱》、宣统庚戌年--1910年版《孙氏家谱》、同治八年—1869年版《追远堂孙氏中堂挂谱》等10多套谱书为主。谱书现存于烟台市芝罘区东珠岩居委会,其中详细记载了600多年来孙氏家族在烟台地区的起始与延续,以及部分闯关东孙氏子孙的繁衍轨迹,记载了作为山东省烟台市最大孙姓支系讳奉孙志孝为有记一世祖,孙彦斌为二世祖,广、遇、河、海为三世祖,至今已有二十五世有余。
传世三十二辈分:(顺治三年--1646年 由珠岩祖孙海之玄孙 评 创) 延光应守、万世永昌 文盛德茂、承继倍隆 培芝植兰、庭秀留芳 忠孝余庆、绍绪益良 本文以“珠岩”村名由来及演变启文:康熙版、乾隆版、民国版《福山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此地建有严因禅寺,明中期改称“朱庵寺”,孙姓建村名朱庵村,清末民初年将“朱庵”改为“朱岩”,本村改为“东朱岩”,民国后期改为“东珠岩”。1956年高级社时,成立五一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成大队,1984年又改为村,2002年1月改称东珠岩居民区。2011年11月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烟台市东阳置业有限公司。2014年8月东珠社区成立后,东珠岩居民区撤销。隶属:明清时隶属福山县东北保黄务社,1908年隶属福山县蓁山区,1932年隶属福山县二区黄务乡,1938年隶属福山县二区蓁山乡。1941年福山县抗日政府将全县划为8个区,本村隶属蓁山区。1945年8月烟台第一次解放后,蓁山区划归烟台市,改称烟台市第六区。1946年1月烟台市第六区分解为蓁山区和芝水区,本村隶属于蓁山区。1947年9月蓁山区又划归福山县。1951年隶属福山县第三区珠岩乡,1956年隶属黄务乡,1957年1月黄务乡划归烟台市,1958年10月隶属于新成立的黄务公社。1965年5月黄务公社划归福山县,1977年4月黄务公社又划归烟台市。1984年4月后黄务公社改为黄务镇、黄务办事处。
东珠岩现有530户人口,孙氏占总户数的95%以上,是烟台市芝罘区单姓占比最高的村庄。各版本家谱均有记:孙氏是三国时孙权的后裔,吴国灭亡后,孙权的后裔散居四方,有的到了辽东鸭绿江一,唐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征东,为避战乱,有孙氏兄弟8人坐船到福山县海边定居,建了八角村,其后代分布于福山、昌邑、莱阳、潍县、牟平等18个县,其中一支到了福山县两甲庄村。明初时两甲庄村有孙广、孙遇、孙河、孙海兄弟4人,相继迁居,孙河、孙海兄弟二人从两甲庄村来到外夹河北岸,建了朱庵村。芝罘区域内东珠岩、西珠岩、南里、北里、官庄、西牟、小沙埠等村以及福山区两甲庄、西黄山、张格堡、义村、院口、下许家、上官老沟村、东宋洲、绍瑞口村 、东孔家庄、西厅村等的孙氏属同宗。
收藏谱书中记载孙氏家族“同榜三世六进士一举人”的传奇历史,亦记载了“毋恃酒而喧哗,毋以假公而济私,毋以幼而欺长,毋以卑而辱尊,毋以能言而鼓舌,毋以力量而逞雄”的家风,很多史实与康熙版、乾隆版、民国版的《福山县志》形成印证,充分展现了孙氏家族在烟台地区的传承史。
孙氏家族的祖先:孙遇(1404-1483)字际时,福山县兜余两甲庄人,生于,明永乐二年甲申,卒于成化十九年葵卯,享年79岁。 孙遇是孙氏家族考取的第一位进士。相传孙遇极具天赋,幼年时就能诵诗作对,十一岁就被录为神童,因其出类拔萃的诗词文采后来被补举为秀才,明宣德十年(1435年)考取举人,第二年就考中进士,被朝廷授为户部主事,后来先后官至徽州知府在徽州十八年,在任期间,均徭役、除时弊,审结多年积案,徽州百姓呼之为“青天”。后迁至江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他为官清廉,忠于职守,勤政爱民,在任32年,深受民众拥护。后因明宪宗听信谗言,将孙遇罢官。孙遇不申不辩,返乡务农。孙遇回乡后,把主要精力用在教育子孙上,开设孙氏家塾,亲自为子孙授课。在他的精心培育下,4个儿子3个考中进士——长子孙珂1454年中进士、次子孙珪1478年中进士、四子孙琰1481年中进士,唯有三子孙瓒于成化十年(1474)考取举人后,不愿为官,终生研究理学,成为当朝理学大师;两个孙子孙乐和孙檠兄弟二人于弘治十七年(1504)同科考取进士。(福山县志记:有11牌坊颂德孙氏先人)
近年来通过考究谱书的记载,帮助了很多的孙氏子孙找到山东的根,寻到了祖籍的源家,谱书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希望各地登州府福山县孙氏子孙能够使家族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愿与君共商共享,但切勿私载,本人才疏学浅,吝与社恐,敬请指正。
讳 孙祖 彦斌公 第十九世孙 孙 恺 书与烟台芝罘区
2023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