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13229|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百姓心声] 西方文化入侵,民族文化流失,悲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讲个扎心的事实:我们中国人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名存实亡了,而且全球各国都在抢我们的节日,新加坡端午节赛龙舟,澳大利亚春节舞狮子,韩国的中秋节放四天假,端午节也吃粽子,老美和日本更不用说了,年年烟花爆竹过春节啊,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几乎没了,先说四大传统节日:春节禁放烟花爆竹;清明节文明祭祀,不准烧纸;端午节和中秋节吃粽子吃月饼,现在基本可以理解为送礼节;除此之外,元宵节毫无存在感,这几年连假期都没了。问问现在00后,有几个知道元宵节晚上是要猜灯谜闹花灯的呢?七夕节和一堆各种颜色的情人节混在一起,变成了发红包节和送玫瑰节。就这样所有的节日最终变成了删减版,如此下去,我们下一代的孩子,可能不懂得什么是爆竹声声辞旧岁的热闹,不懂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庄重,不懂得待到重阳日还来旧菊花的情谊,也不懂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忠贞。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节节衰败!但愿有朝一日,我们还能够像小时候那样,盼着节日来临,晚上想起明天的节日,就兴奋的睡不着觉,你觉得还会有吗?
     
沙发
发表于 2022-12-22 09: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优胜劣汰吧    提前1千年走出封建王朝的循环   全世界都是你的    可惜 有的人沉溺其中    跟你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2-22 09:31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这个世界这么多国家,不是说只有我们才是对的,如果他们国家都可以放鞭炮那我就可以理解是对的,如果都不放,有可能真的只有我们做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地板
发表于 2022-12-22 09:33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2-22 09: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纸发明的意义是不但促进了书籍文献资料的猛增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而且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繁荣和汉字字体的变迁,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纸是文字最重要的载体。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而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


现在竟然烧纸  还烧出了思念  烧出了忠孝  烧出意义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2-22 09:3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不但烧纸烧出了思念 孝顺 烧出了 意义   还烧出了传统  还烧出了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2-22 09:39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你的意思是不能进化,不能进步,要是哪天去火星了,是不是还得把祖坟迁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09:3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灿烂之夏 发表于 2022-12-22 09:36
不但烧纸烧出了思念 孝顺 烧出了 意义   还烧出了传统  还烧出了文化

传统上,逢年过节祭奠老人和逝去的亲人时,人们尤其是老人们喜欢烧一些用纸叠成的所谓金银元宝。那么,给死人烧纸钱是怎么来的呢?
  这里还有一个精明的商人的故事。
  在汉代,有个名叫尤文一的秀才,寒窗苦读十几年,却没能获取功名。他便弃笔从商,投在大发明家蔡伦的门下,学习造纸。尤秀才聪明过人,很受蔡伦的器重,很快蔡伦就把自己的技术全部传给了尤秀才。
  过了几年,蔡伦死了,尤秀才就继承蔡伦的事业造起纸来。尤秀才比蔡伦更胜一筹,造出的纸又多又好。可是,当时用纸的人很少,造出的纸卖不出去,在库房里堆积如山。为此,尤秀才十分犯愁,渐渐地茶饭不进,卧床不起,三天没过,竟然闭上眼睛死去了。
  家里的人顿时哭得天昏地暗。左邻右舍知道了消息,都过来帮助料理丧事。尤秀才的妻子哭着对大伙说:“家境不好,没有什么可以陪葬,就把这些纸烧给他做陪葬吧。”
  于是,专门派一个人在尤秀才的灵前烧纸。到了第三天,尤秀才突然坐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叫着:“快烧纸,快烧纸。”人们以为尤秀才还魂了,都害怕起来。尤秀才却说:“不要害怕,我是真的活了,是阎王老爷把我放回来的。”
  人们都感到十分好奇,纷纷询问根由。尤秀才说:“是你们烧的这些纸把我救了。这纸烧化之后,到了阴曹地府就变成了钱。我用这钱还了债,赎了罪,阎王老爷就把我放回来了。”家里人听了,无不欢天喜地,又烧了不少纸。
  这件事传出去之后,也有人不相信。一个有钱有势的老员外把尤秀才找去,对他说:“我家用金银陪葬,不是比纸值钱得多吗?”
  尤秀才说:“员外不知。这金银是阳间所用的,绝对带不到阴曹地府去。不信,员外老爷可掘开祖坟,那些陪葬的金银保证分毫没动。”
  员外听了点头称是,并买了尤秀才家大量的纸。于是,买纸的人一下子多起来,尤秀才造出的纸还供不上卖哩。
  其实,尤秀才并不是真的死而复生,只不过是为了多卖纸,和妻子商量设下的一个计策。然而,给死人烧纸的风俗却一直流传下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9
发表于 2022-12-22 09:39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09:4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春节
  春节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几十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09:4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中秋节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09:4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施爱东说。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图景。  

    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类似西方感恩节。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施爱东介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清明节较早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因柳树为春季应时嘉木,插柳与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民国时期,插柳日还曾一度成为“植树节”。但不管如何衍变,追悼与祭祀是中国人过清明的最重要内容。  

    “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其流变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清明节的两个象征意义,一是‘感恩纪念’,二是‘催护新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12-22 09:45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灿烂之夏 发表于 2022-12-22 09:31
优胜劣汰吧    提前1千年走出封建王朝的循环   全世界都是你的    可惜 有的人沉溺其中    跟你一样

太多东西就和裹脚布一样,赶快扔了吧。
对世界的科技贡献毫无建树,还超级自大,野心还膨胀,有己无人,,,
没人敢和这样的交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12-22 09:45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ZRKY 发表于 2022-12-22 09:39
国外说英语的多,你讲中文,你说说看哪错了?

所以我说应该实行英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09:4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英文为Dragon Boat Festival ,又称端阳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贴符则据说是为了避邪。“炒五毒”,江苏中部以韭菜、茭草(或金针菜)、木耳、银鱼、虾米等同炒,大约是以这几种菜象征蟾蜍、蝎子、蜘蛛、蛇、蜈蚣等五毒都是端午的必备菜肴,现在少见。但是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以辣椒 葱 姜 蒜 香菜五种有刺激的东西混合一起炒也叫炒五毒,一般餐馆都可以点到此菜,因为食材比较常见。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九月三十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6
发表于 2022-12-22 09:47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12-22 09:49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ZRKY 发表于 2022-12-22 09:47
你如果说不了英语,现在开始请你不要讲话了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09:5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灿烂之夏 发表于 2022-12-22 09:31
优胜劣汰吧    提前1千年走出封建王朝的循环   全世界都是你的    可惜 有的人沉溺其中    跟你一样

思想观念会受人的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世界观、价值观、人的性格等的影响,所以,不仅是同一时代的人,思想观念会不同,就算是一家人,年纪相仿的人,思想观念也会不同的。
    思想是对事物宏观的、理性的认识,是对办什么事和怎样办好这件事的理解和认识。
    观念是对具体事物的观点,如价值观、人才观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12-22 09:57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liuyan123 发表于 2022-12-22 09:39
传统上,逢年过节祭奠老人和逝去的亲人时,人们尤其是老人们喜欢烧一些用纸叠成的所谓金银元宝。那么,给 ...

这也算是行贿,受贿。处处都是这种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12-22 10:02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感觉是好事。中国文化走出去了,外国文化进来了。大家相互学习交流。
小时候喜欢过节其实为了能吃上肉,只有过节这几天才能吃上好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