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307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

 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3 1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中国式父母,到底图什么?


我想起小时候过清明,爷爷带着我上坟扫墓,总会反反复复絮叨家族的那点陈年往事。

祖先们是如何搬来这个小山村,又是如何筚路蓝缕、开荒起家,如何生下子嗣,如何离开人世......


“人这一辈子啊,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儿时不懂爷爷说这句话时的肃穆和苍凉,及至懂时,早已是漂泊异乡的中年游子。

原来,一个家族再枝繁叶茂,扎向大地的根,却只有一处。

这些年,我们听惯了中年人的难。

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早上睁开眼睛一看,四周都是要依靠自己的人,却没有自己可以依靠的人。

却唯独忘了:

每一个孤独的中年人背后,可能都站着一对比他们更孤独的父母。

中国式父母,都有一句口头禅:

“不是孩子不孝顺,他们太忙了,我也帮不上什么,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

可是你要明白:

父母不拿孝顺绑架你,是父母的宽容和慈爱,你却不能因此心安理得地放任自己,就对父母不管不顾。

因为生命是一场轮回,我们是父母的孩子,也终将会是孩子的父母。

祖祖辈辈,根源相系。

永远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自己的根在何处,忘了人生的来路,忘了你今天怎么对待父母,明天你的孩子或许就会怎样对待你。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8-13 12:1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显示:

2016年,我国空巢老人就已超过1亿人,独居老人超过2000万人。

而这个数据,在2020年将达到1.2亿和3000万。






再打开百度,搜一搜“独居老人 去世”的关键词,结果一定让你触目惊心。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将中国老人们的现状归因为“代际剥削”:

“他们年轻时「死奔」(干活干到死),给孩子盖房、娶媳妇、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务」,丧失劳动能力,无论是物质上或情感上,得到的反馈却少得可怜。

被榨干所有价值后,老人就变得好像一无是处,只能等死。”








2018年11月25日,上海一位吴姓老人临终前,在医院立下了一份遗嘱。

“我的遗产留给女儿吴某一元,其余财产包括房产一套、存款80万,全留给陈女士。”

遗嘱中的陈女士,跟老人非亲非故,是生前照顾他的保姆,来到家里也不过才3个月。


多少父母,跟这位上海父亲一样?

女儿出生时,老吴欣喜若狂。

为了女儿的健康,把抽了几十年、戒了几十次都没成功的烟,给戒了。

后来婚姻遭遇不幸,老吴放弃所有财产,只提了一个条件:女儿跟我。

半夜发高烧,老吴抱着女儿去医院,途中心疼的流下泪来。

女儿问爸爸怎么了?

老吴不知怎么回答,便说:“爸爸好爱你好爱你。”

可女儿总归要长大,有一天,她带着男朋友来到家里。

就这样,一个陌生人,把女儿带走了。

然后结婚生子,然后渐渐不见。

从一周一个电话,到一月一个电话,再到三月一个电话;

从半个月来看一次,到一个月来一次,再到三个月来一次,最后,半年也未必能见一次。

最令老吴难受的不在于此,而是女儿家到自己家,不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岁月不等人,老吴终于还是老了,也病了。

躺在病榻之上,老吴也曾指望女儿会想起从前,想起小时候父亲是怎么照顾自己的。

可是住院的三个月里,女儿只匆匆来过两次,又匆匆离开,随后为他请来保姆陈女士,再也不曾露面。

临终之际,老吴感叹50年不如3个月,便立下了前面那份遗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8-13 12: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复古忧蓝 发表于 2020-8-13 12:11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显示:

2016年, ...







小青,我于昨晚(农历八月十五)走了,走时心如止水。

这世道无论达官贵人与无名小卒,均相互尔虞我诈令人可怕,好在这大千世界很公正。

人,都是匆匆过客,无一幸免。

当你接到通知来办丧事,首先将床头柜中钥匙放在身上,再让小根放水拖干净地面浮灰(不能扫),而后用湿抹布擦去桌椅凳上的灰尘,开窗通风才不会染病。

最后再打开橱柜和抽屉整理东西。

遗体速火化,一切从俭。


2年多前,那封看哭了这个古老国度的遗书。

这是2017年12月,南京一位81岁的独居老人,生前手写。

写下这封遗书的日子,是中国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节。

遗书就孤零零地贴在老人家中的墙壁上,和她的遗体一样,寂落两月,无人问津。

老太太有儿有女,7年前独自一人搬至住所。

风烛残年,病痛加身,预感将要离世的她,留下了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嘱咐。

她预想,第二天就会有人发现。

可及至发现,已是两个多月以后的寒冬。

而发现的人,不是自己生养的儿女,竟是并无瓜葛的邻居。

即便如此,遗书中老太太也并无对子女的半点抱怨,反而是让孩子们小心打扫、开窗通风,以免染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0-8-13 12:2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写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0-8-13 12:43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孩子再怎么孝顺也不可能时时陪伴在父母身边。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了还得是两口子,所以,找个对的人,相互扶持,白头偕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0-8-13 12:59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对极了!确实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0-8-13 15:05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啥意思?是不是不用传宗接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0-8-13 15:28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孝顺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0-8-13 16:38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0-8-13 20:36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发帖辛苦啦,打赏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0-8-13 21:02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所以别去美国加拿大了,就留在身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2
发表于 2020-8-14 13:35 | 只看该作者 | IP未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