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9333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7-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自由之心 于 2018-6-7 11:05 编辑
现在的学校都是看名气,看口碑,实际上去了到底能提高多少很难说,政府为什么不用大数据来统计一下呢?这样真正的好老师好学校一下就出来了
具体可这样操作,小学毕业期末考试,全市统一试卷,各科根据成绩全市排名次,总分也可排名次,然后升初中后,每一年都全市排一下名次,这样,最后看每个人每年名次的变动情况,就可以很明确的知道哪个老师哪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好不好了。
而现在,有名气的学校把优秀的生源都划拉去了,里面大部分是高质量的学生,只要学校教的不太烂,结果肯定是比别的学校强得多。而实际上,可能有的学校有的老师教学质量很好,却因为生源质量不行,根本就表现不出来。
这让我想起道德经上的一句话: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 贫富分化越来越重,阶层固化,以及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都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按上面的想法做,会有一个矛盾,好的学生反而不吃香了,因为越是好学生越是没有进步的空间了,第一名的,教的再好也是第一名,学习中等以下的学生可能成香饽饽了,因为进步空间巨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