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6892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9-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何处怜己,何处悯人。我们同情处在痛苦中的人,是因为我们认为有一天自己也可能处于这种痛苦之中。
对一个人痛苦的同情程度,不是由那人不幸程度所决定,而是由我们对这不幸感同身受的程度。然而大多数时候,人的喜怒哀乐并不相通。
人的本性很难设身处地地想象我们是那个幸福的人,而是将自己想象成那个受苦的人,我们总是习惯于从下位思考。
实际上人的社会性来源于自身的弱势,我们共有的苦难引领我们的心走向人性的大道。卢梭认为,人们都渴求同情,人们能并且愿意理解他人的处境,同时也寄托了被他人理解的愿望,哪怕是希望他人认同尊敬自己的私利,其中也一定蕴含着善待他人的观念,“利他主义是彻底的利己主义”,这其实是极大的远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