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特别流行一个词,财务自由。很多人认为,财务自由,是有一大笔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是没有经济学常识的理解。
x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真正的财务自由应该是健康持续的现金流。
 
 
 作者:国馆
 
 
 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宁波准妈妈,已经怀孕,是个需要被照顾的弱势群体。 7月份的时候,公司负责人在微信群里发布消息,要求上报当月营业额,并且强调10分钟之内上报。 
 当时是10点23分,已经深夜了,这位母亲早已经入睡,未能及时回复。 
 10分钟之后,负责人在微信群里通知她:“你已经被解雇了。” 她醒来之后一脸懵,怎么睡个觉醒来,突然就被解雇了? 
 知道事情之后,她非常愤怒。 都10点23分了,有什么工作,不能等到明天吗?很多人这个时候都已经睡觉了,更何况她是孕妇,更是早早上床了。 
 10点23分,早就已经下班,员工已经从工作状态调整为生活状态,时间不属于公司,而属于个人。 
 你凭什么要求我在深夜,10分钟之内回复你的工作安排? 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是:这位妈妈把公司起诉到法院,获得18000块钱赔偿。 
 赔偿是拿到了,工作也丢了。 另一个新闻,相信很多人都也关注过。 
 厦门一家物流公司的高管,在公司呆了24年,兢兢业业,陪伴公司一路成长,职位和薪水,也水涨船高。 
 2015年9月,他在一次体检中,被确诊为肝癌,万念俱灰,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积极接受治疗,公司却给了他一击重击: 住院后第二个月,薪水从25000,直接掉到1200。 
 由于他每个月社保金有4000多块,也就是说,工资发下来,就被公司拿去交社保了,他还得再倒贴3000多块钱给公司缴纳社保。 
 是不是很寒心?是真的很寒心。 寒心归寒心,但这就是真真切切发生的新闻事件。 两年治疗期,花光了他所有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 
 迫于经济压力,他打算回去工作,但当他回去的时候,公司已经没有他的岗位了。 他与上海总部沟通,得到答复是:这是遵照地方规定处理的,是完全符合法律要求的。 
 要你拼命的时候,跟你谈使命;你出事时,跟你谈法律。 但你能怎么办?起诉赔偿,起诉赔偿之后呢?依旧无可奈何。 
 
 1
 死工资不是稳定 而是危机重重 
 想象这样一种生活,你从毕业就来到一家公司,每个月拿固定工资,到了年底还有年终奖。 
 你辛劳工作,升职加薪,算不上大富大贵,但衣食无忧,过得也很体面。 你是不是觉得生活很安稳,偶尔,还能体会到岁月静好的美感。 
 但这种安稳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危机: 你全部的收入,都来自于用劳动力赚钱,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无法再提供劳动力,你靠什么生活? 
 每个人都有家庭,有孩子,也会有生病这样的特殊时期,大多数人面临的情况是,生病了,怀孕了,没法工作,死工资没了,收入骤降为零,只能吃存款。 
 这个时候,你还会觉得稳定吗? 不仅不稳定,而且不安全。你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到来,而结婚生子,家庭儿女,又是你绕不开的存在。 
 稳定,只是表象,背后,是巨大的危机。 这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渠道太过单一。 2 最健康的财务结构 
 职场作家周生生曾给大学生作演讲,一个观点很深刻: 人们对于财富最大的认知误区,就在于收入是最重要的,其实收入不是最重要的,优秀的财务结构,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叫财务结构呢?举个例子吧。 
 你一个月的收入,是6000块钱。这6000块钱,可以有很多种组成方式,最常见的,是两种。 第一种,很简单,你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做事也比较努力,工资扣除税费五险一金之后,到手就是6000块。 
 第二种,6000块钱来自三种不同途径。 你有一份工作,比较清闲,压力不大,很容易就能做好,到手工资2000块; 除了本职工作,你还做了一些理财,有股票,也有固定资产,也有小额投资一家店铺,这些收入,加起来,2000块钱; 
 此外,你还会做一些兼职,哪怕周末去开滴滴,去做一些插画兼职,等等,这些收入,加起来,2000块。 
 同样是月入6000,收入渠道不同,财务结构也就不同。 哪一种财务结构好呢? 
 
 答案是第二种。 巴菲特有一句话很经典,众所周知,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讲投资,别把钱都砸在一只股票上。 
 他的老搭档,同为投资大师的芒格说得更透彻: “我的生活,不止在一条赛道上。” 
 言下之意,要用多条赛道,来保持生活足够的动力,当一条发生故障时,生活会有一些坎坷与障碍,但不会停滞不前,你也不会因此焦虑,而至于绝望。 
 没有任何意外发生,能按部就班正常上班时,靠死工资,单一的财务结构当然没什么问题。 
 但不好意思,这种情况,少见。 别说生病,结婚生子,这类无法避免的事情,会让你工作分心。 
 你总会某个时刻,觉得公司无情,想怒而辞职; 你也总会在某个时刻,觉得生活单调,工作疲乏,想停下来歇歇。 
 但收入只有工资,辞职,停下来,房贷车贷怎么办?孩子学费怎么办?老婆化妆品费怎么办? 只有你收入来自多渠道时,才有底气辞职,停下来,结婚生子,才能安心地、丝毫不用焦虑地陪伴在她身边,好好爱她。 对你而言,停下一份工作,只是少了一份收入,而不是收入彻底失去,生活质量也许会稍微下降,但不至于垮掉,让全家人笼罩在断炊的恐慌中。 
 周生生说:“宁可要三种收入来源,一个月挣7000的生活,不要单一收入来源,一个月挣10000的生活。” 这才是最健康的财务结构,你的收入至少来源于三种渠道,并且工资收入占比不超过三分之一。 
 3 想办法让自己的工资 上涨到一个水平线 
 想优化自己的财务结构,使其更加健康,抗风险能力更强,第一步,并不是着急忙慌地去拓展其他收入渠道,相反,是让自己工资先上涨到一个水平线上。 
 这段时间,有一个概念特别火,斜杠青年。 
 所谓斜杠青年,就是指拥有多重身份的青年,有比较多的收入来源,不单只靠工资,简单来说,做了比较多的兼职。 很多人觉得很酷,趋之如骛。 
 演说家葛嘉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学员,本职做二次元内容运营,但同时做了4分兼职。 
 一开始是做滴滴司机,因为自己有辆小车; 不满足,接着利用下班时间去做网校兼职教师; 
 依然不满足,又找了其它网站业余时间写稿,甚至占用上班时间写稿。
 即使已经这么多份工作,他还抽出时间来学习演讲,准备做一名兼职演讲培训师。 
 葛嘉问他:“工作这么繁重,你还有时间学演讲吗?” 他回答:“没事,上班活儿少,一个上午就搞定了,其它时间都可以做其它的。” 
 学了一个月,课程还没结束,学员告诉葛嘉:“老师,我被公司开除了。” 开除的原因是,工作做得太烂,明显的错误犯得太严重。 
 他并不心慌,觉得自己能挣到钱,再找一份工作就好了,这一次,没有好公司再愿意要他了。 
 原因很简单,他唯一的正职工作,因为不专心,既没有让自己的能力得到训练,也没有让经验得到增长,至于整个岗位知识体系的搭建,更是没影的事。 
 如此履历出去,怎么奢求好公司接纳? 至于兼职,再怎么用心,也只是一份兼职,而且还跨不同行业,没办法为你的简历增添色彩。 
 想做斜杠青年,先做单杠青年。想优化自己的财务结构,先让自己本职工作的工资上涨到一定水平线。 
 这不仅仅意味着你工资提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拓展自己其它能力之前,你有必要先深耕自己在本职工作上的能力。 这将是你生活最基本的保障。 
 你的职业规划,在开枝散叶之前,一定需要有一条主干,这条主干,就是你的本职工作能力。 
 它意味着你在某个领域深耕,积累足够丰富的经验,可以轮换不同公司而不用担心被拒之门外。 
 如此基础,再去拓展收入来源,才算得上是优化财务结构,而不是增加更多风险——毕竟连本职的基本工作都无法做好,其它工作,大概率不大可能做好。 
 4 你得有一定存款 
 在你的工资线不断上涨同时,你的存款,也得同步积累。 月光族是最可怕的,每次月初工资发下来,到月末,剩余为零。 
 西南财经大学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有55%的家庭,储蓄是0 ,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都算是月光。 当然可以为花钱找很多理由,例如提高生活质量,例如为自己而活,例如过得精致一点,带来的结果,也确实如此,多花钱,生活质量会更高,更精致。 
 问题在于,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抗风险的能力几乎为0,一旦生病,或者无法工作,丧失劳动力,生活瞬间坠入深渊。 
 有人说,我每个月就是要花这么多钱啊,我存钱了,我活不下去。 
 这是为自己无节制消费找的绝佳借口。 日本极简主义生活大师山下英子写过一本书,《断舍离》,总结出一个现象,生活二八原则。 
 意思是说,你生活中80%的时间,在使用常见的20%的物件,而剩下80%的物件,只是在20%的时间中,被偶尔使用,很多东西,扔在角落里,压根就没用过。 
 翻一番你的购物车,这个包包真的必买不可吗?这件衣服真的必买不可吗?这场演唱会真的必听不可吗? 所谓的必需品,在强制性理性思考之后,你会发现,都是非必需品。 
 吴晓波提供过一个存钱方法,很有用,每次工资或者奖金发下来,都将20%的金额存入一张卡,此卡不绑定微信和支付宝,也不用于任何消费。 
 你5000块钱一个月,就按照400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水平去生活,一样可以生活下去,会花钱的话,生活质量未必会大打折扣。 
 0存款,是可怕的。这不仅意味着零抗风险能力,还意味着,你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打工者,所有你挣的钱,挣的资产,又全部交付出去。 
 财富只是从你手中流通,并未产生丝毫价值。 有一定基数的存款,不仅意味着有抗风险能力,你同时可以利用这笔钱,投资、理财、小额参股加盟店,等等,拓展新的收入渠道。 
 财富被积累之后,在你手中,产生了收益,更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