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4760经验 点威望 点金钱 两魅力 点金币 元性别保密在线时间 小时注册时间2013-10-8最后登录1970-1-1 
 | 
 
| 
x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作者 | 秋水萍踪
 
 
 01 近日,为参加全市幼儿教师自制作教玩具比赛,我们三个同事连续加班赶制作品。
 
 我们的参赛类别是艺术类,这类玩教具不太容易出新意,但我们谁也没有抱怨和推诿,而是较快达成了共识:
 
 发挥两位搭档老师的美术专长,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利用不同声音特性的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系列森林风打击乐器。
 
 说干就干,收集好材料,待孩子们离园后,我们仨在安静的教室里开始制作。
 
 饼干盒盖子装上小铃铛,画上西瓜图案,变成了西瓜铃鼓;垃圾筒蒙上羊皮,涂上色彩,变成蘑菇手鼓;小木棒上色后,添上眼睛嘴巴变成了毛毛虫木鱼……
 
 三个人一起奇思妙想,默契配合,颇有同频共振的愉悦感。
 
 尽管外面夜黑天高,晚餐只是些许蛋糕果腹,单位也都离家较远。但此刻,我们仿佛都沉浸在愉悦的创作中,丝毫没有负累感。
 
 连续加了几个晚班,作品初见成效,大家尽管有些疲惫,但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
 
 我想起以前园里的一次玩教具制作备赛经历,那次时间还比较宽松,合作的人也多。
 
 但是在合作中,有位搭档却爱抱怨,一会儿说这样不好,一会儿又嫌那个没有创意。若是加班,则抱怨工资太低,工作太累,一个“烦”字时刻挂在嘴上。
 
 困扰在这样的负面情绪中,让人有一种烦躁和压抑感,连空气都觉得有些沉闷,整个过程感觉劳累又低效。
 
 我不由得感慨:
 
 “原来做同样的事,和不同的人在一起感觉大不相同。”
 
 
 02 前段时间,单位请心理专家给全体教工上了一堂心理课。年约五十岁的心理老师刚从省城录制电视公益节目赶过来。
 
 风尘仆仆的她登上讲台满面春风,丝毫没有旅途奔波的倦容,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
 
 她讲课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缓解压力?
 
 其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
 
 
 新学期开学,校长分别找两位年轻教师谈话,让她们担任班主任工作。
 回到办公室后,A老师心想:我还年轻,需要多锻炼,校长给我压担子,我要抓住机会好好干,不能辜负校长的期望。
 
 B老师则向同事抱怨道:“学校那么多老师,干嘛非得把这苦差交给我,校长是不是觉得我老实好说话?”
 
 同样一项工作任务截然不同的态度,心理老师让大家分析:两位年青老师你喜欢谁?谁的班主任工作会做得更好?
 
 大家的选择自然是不言而喻,谁都愿意和A老师这样正能量的人在一起相处,正能量的人带着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而B老师这样负能量的人则是一个情绪污染源,会把别人的好心情搅得污七八糟。
 
 就像某天下午,老师们围在桌子旁做教玩具,大家都沉浸在手工创意和审美中,“哇!手真巧!”“真漂亮!”在一片欢愉的互赞声中,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现在网上流传这样一个家长教训孩子的抖音: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去当幼师,天天不停地做玩教具,做教具。”
 此话一出,瞬间有人态度晴转阴:“是啊,我们幼儿老师工作琐碎,工资又低,谁看得上?”接着跟来几声附和,好好的气氛顿时给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