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文/薇安 
 ✎ 
 曾有个老师跟我说过:“你得记住,你所在的圈子很小,而你的职业生涯却很长。”这句小小的忠告经常提醒着我,一旦与人交恶,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免与你的“敌人”碰面。如果名誉受损,想要重新开始则几乎不可能。——阿宝 
 
 01
 ▼ 
 小A和小C,是部门的两位经理。他们旗鼓相当,却互相看不顺眼。 
 照道理,一个帅哥一个美女,年龄又相仿,应该惺惺相惜才对,他俩偏不。表面上有时会嘻嘻哈哈,但是心底都报以一声冷笑。 
 你问我怎么知道他们内心戏?因为他俩不和这事,地球人都知道。他们没有私人恩怨,但是他们分别负责管理的两个客户,却是多年宿敌。两个客户彼此仇恨,经常互掐。 
 小A和小C的客户都喜欢做低价,但他们却都不能容忍别人也做同样的事。 
 某天,小A的客户做低价了,小C的客户向小C投诉,小C赶紧去找小A,小A回复说马上去和客户沟通。 
 但是等了一天,客户也没有动静。再问,小A说客户不肯调价,因为小C的客户前两天也做低价了。 
 小C当然不能接受这种理由。小A耸耸肩说:“我已经尽力了,这是客户的行为,我也没办法。” 
 小C生气了,于是向老板投诉。老板给小A施压,小A心里十分恼火。 
 没过几天,风水轮流转,这次轮到小C的客户不按常理出牌。小A的客户当然不放过,立即向小A投诉。同样,小A与小C协调无果。 
 小C说,客户的理由是:“凭什么那边客户可以乱来,我就不可以。” 
 毫无意外,老板收到了小A的信息。老板把他俩找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人再一次陷入了争吵。 
 老板找两人分别聊天。 小A说:“小C太不尊重人了。” 小C说:“小A太仗势欺人了。” 
 老板说:“你们的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是什么呢? 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有一天你会离开公司,如果你因工作而和同事成为陌路,是否会觉得遗憾?” 
 问完这个问题,两人都不说话了。 
 02
 ▼ 
 人在职场常常会有几个错觉。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为公司卖命,我会在这里做一辈子。 
 这个错觉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人们总是会为保护自己的职位和业绩,而不惜得罪同事或者客户。 
 尤其是当人们处于职场上升期时,更是会迷失在被公司赋予的光环中。 
 殊不知,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给企业打工,多数是一场难以善终的结局。 
 到离开那天你会发现,企业给你的光环消失了,唯一剩下的可能就是那些,在同一战壕里奋斗过的人脉。 
 我年轻时不懂这个道理,做过不少荒唐事。 
 大学毕业后几年,我在一家企业发展不错。很快我就开始管客户,手上有了些资源。由于业绩突出,成为了冉冉上升的一颗新星。 
 那时有位客户,他们全力以赴发展我们的业务。我们配合得很好,双方的合作进展十分迅猛,对彼此也很满意。 
 然而,在一次仓库盘点库存的例行检查中,我们发现他们的实物和报表有一点出入。 
 客户很着急地解释,这是仓管人员一时疏忽所致。但是我们公司财务却质疑,这恐怕没那么简单吧,很可能是诚信问题。 
 我负责的客户居然有诚信问题?这岂能容忍。于是,我当即决定停止和客户合作。 
 任凭客户后来怎么解释,我也不动摇立场。 
 还记得我们终止合作的那天,应该是那年冬天最冷的一天。客户办公室比室外还要冷。我们穿着厚厚的大衣,双方板着冷冰冰的脸做最后结算。场面犹如离婚一样,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我和客户老板是老乡,本来于公于私交情都是不错的。但是这件事后,我们从此相忘于江湖,再无往来。 
 我去向老板汇报这件事时,他抬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什么话也没说,挥挥手就让我出去了。 
 为此我还挺纳闷,我大力惩罚了犯错的客户,老板怎么不夸我有原则。 
 我用了很久才读懂他的眼神: 年轻人,做事那么绝,有必要吗? 
 后来我离开了那家企业。每当回忆起那个冬天,觉得自己傻逼透了。多大点事啊,警告一下就够了,非要显摆自己的职位和能力,最后搞得反目。 
 还以为会在企业扶摇直上待上一辈子,谁想也有滚蛋的一天。离开后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企业的头衔没了,人脉也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