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8446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18 11:5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努力打破难民信任危机
蕾拉和缇娜都在致力于打破此前人们给难民这一群体赋予的刻板偏见。有不少人往往把难民和犯罪联系起来,而这种偏见,又从何而来呢?
玛雅是智库的一名传播主管,做过不少关于难民问题的研究,在她看来,比难民危机更早到来的是媒体危机,瑞典国内的不少媒体喜欢用恐慌性字眼报道难民问题,侧重关于难民的负面报道,从而煽动民众的抵触情绪。“这些报道你单篇读下来可能不会察觉,但是当你把这家媒体的报道一篇篇读下来时,你就能察觉到它每篇都在讲有关难民的负面报道,这样肯定是有问题的,和难民危机一道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媒体的信任危机。”
这样的负面新闻读多了,人们不免会对难民有抵触情绪。为了打破这种刻板偏见,瑞典官方和民间都付出了不少努力。
瑞典移民局今年3月份上线了MIG(移民)网站,网站里一百个移民对着摄像机亲口讲述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个姑娘对着镜头说,她想让人们知道,移民这个团体并不仅仅是移民局里的一个数字,他们也是人。
与此同时,民间的各类组织也想尽办法地让民众获取到有关难民最真实和全面的信息。智库福雷斯上线了一个网站,网站包含了不少有关难民的案例和数据,并且都标注了信源出处。让负责人安娜欣慰的是,有人发来邮件,问她能不能相信这个网站的信息和数据,毕竟人们已经读了太多难民的负面报道。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被誉为斯德哥尔摩最大的艺术品,而在地铁站内一处显眼位置,艺术家们用各种语言写下“团结”二字。在瑞典,不少艺术家在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去关心难民问题。
霍格是来自伊拉克的移民,同时也是一个纪录片导演。19岁时他独身一人从伊拉克来到瑞典,“我实在受够了流离失所,所以带着梦想来到这儿。”难民的背景让霍格更想要把他家乡的状况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展示给世人。在霍格的片子里,他把镜头对准那些战火里无家可归的人们,把伊拉克民众的流离失所、饥饿无助通过镜头表述出来。“如果不是这些,没有人想离开家。”(新闻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