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19098经验 点威望 点金钱 两魅力 点金币 元性别保密在线时间 小时注册时间2014-2-19最后登录1970-1-1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2:1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 牺牲短期利益自检问题:有多长时间,你没有为了训练而牺牲短期绩效? 绝大多数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短期效果的下降——因为你在用自己不熟悉、不舒服的方式做事。
 
 比如你本来从用笔写字切换到键盘打字,一开始肯定是绩效降低的——估计刚开始你一分钟只能打5个字。
 
 但是持续地练习之后,最终你可以一分钟打80字,而这是写字永远也赶不上的速度。
 所以,如果总是追求短期绩效,总是追求这次能够把活尽快干完,就很难有刻意练习的机会。
 
 比如之前我在练习《金字塔原理》中的逻辑表达的那段时间(记得是大二),需要群发一条简单的会议通知,结果过了一个小时我还没写完。
 
 有人问我怎么这么慢。
 我说我在练习逻辑化表达,等下会写出一个超牛的会议通知。
 然后周围人不解:这也太费事了吧,按之前的发出去不就行了。
 
 但是我觉得,即使这次我用很不熟悉的方式(金字塔原理),花了很多时间才能写一条简单的会议通知(牺牲了短期利益),但是将来我训练熟了,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来完成。
 
 这就好像学习键盘打字一样。
 这样训练的结果就是,现在,我可以用远超常人的速度,清晰化逻辑化地表达复杂的观点。
 
 很多人把精进某种技能当做工作的附加品,在最快做好当下工作的同时顺便学习一些掌握一些经验、技能。
 但是如果想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成为顶尖专家,你需要在某些时候,把掌握技能当做工作的目标呢,而不仅仅是附加品。
 
 『既然今天的工作不那么着急,那么我今天的主要目标就是利用这些工作来训练技能,而不是追求最快把工作做完。』
 比如上周『李叫兽圆桌会』结束后,我让团队的一名成员整理圆桌会的主要内容(发给客户用的),然后他很快就整理完发给我。
 
 结果我发现整个内容提升空间很大——缺乏层次、逻辑,而且写作不够清晰。而这其实是文案人的关键能力。
 所以我让他利用未来一周的时间,把这个内容整理到最好,当做自己的训练。
 
 从业务角度来讲,这是不经济的,因为这是对客户的免费内容,本应该最快搞完交差。
 也就是说,这样的训练会降低短期绩效(速度太慢)。
 
 但是从能力提升的角度来说,这会让一个团队成员利用一个非紧急工作,最大化地学习技巧、提升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训练技能』变成了工作的全部目标,而不是工作的附属品。(当然不能所有的工作都这样做)
 
 
 
自检问题:你在多大程度上,对某一项能力进行了大量重复性训练? 大量重复性训练 练习和实战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专项能力重复性训练的程度。
 
 在实战中,我们是用到所有的能力来完成一个职责——比如如果你是市场人员,你可能在一天内需要用到构思创意、检查策略、沟通乙方、撰写邮件等十几项能力。
 
 刻意练习,则往往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训练少数能力——比如你刚学习了『扬长避短』的战略思维技巧,就要试着在所有任务中锻炼该能力。
 而单纯的实战其实并不能持续地提高一个人的能力——没有一个足球运动员是每天的内容就是参加比赛。
 
 相反,足球运动员大多数时间做的事情和参加比赛毫无关系,比如一个球员可能会花费一整天的时间练习40米外的右脚任意球;另一个球员可能整周只是在做小腿力量的训练。
 
 而如果所有运动员每次的训练内容就是各种比赛(踢野球的人就是这么练的),就无法持续而迅速地提高能力。
 所以,要想在某些领域刻意联系并最终成为专家,就需要对某些关键技能进行细分,并且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训练。
 
 而不是只去实战。
 比如我最近在训练『用文案指出痛点』的能力,就找来了大量的案例去重复性训练(包括我自己过去做过的文案和即将要做的文案)。
 然后,我还会专门针对这个内容搞一场培训或者写一个公众号,以强化我的单项训练。
 
 
 持续地获得反馈自检问题:在我想刻意练习的领域,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得到反馈? 反馈是指任何让你知道自己现在做的有多好,以及距离理想目标有多远的方式。
 
 比如一个练习任意球的足球运动员,反馈方式就是看看这一脚下去,能不能直挂死角。
 没有反馈的练习,就相当于没有球门,对天射门练任意球一样——无法通过结果来纠正和诊断自己的学习。
 
 所以,在你的刻意练习计划中,一定要加入持续的反馈。
 
 比如为了训练团队成员的文案能力,我设计了写文案的『自检清单』,清单上分类列出了几十个文案的基本原则——比如『是否顺应了疑问』、『是否开头创造了缺口』、『是否属于粘性信息』等。
 
 然后其他人只需要在写完某个文案之后,按照这些原则去自检,就可以得到基本的反馈。
 
 『我靠,原来这个文案忘记了创造缺口,怪不得感觉不吸引人』
 除了自我检查等方式,还有的反馈就是提供一定的外部激励。
 
 比如设置每周的团队分享会,让每个人分享自己写文案使用的技巧,分享自己本周最得意的一个文案等。(担心这周自己讲不出干货?好好练吧!)
 就像前面说的,刻意练习并不是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如果缺乏反馈和激励,很少有人能够长时间坚持下去。
 
 
 结语为什么通往杰出和卓越成就的道路非常明确(比如使用刻意练习),但是只有少数人选择这样走下去? 
 因为上面讲到的大多数方法,都与我们的本能相违背——比如大脑会自动把熟练工作归到『自动完成』,而不是继续刻意提高。
 
 使用『刻意练习』,就意味着你经常无法轻松地完成工作、无法轻松地读书,意味着你高度集中精力,意味着你需要不停地思考、总结、反馈,并且做自己不习惯、不舒服和反直觉的事情。
 
 刻意练习是成为顶尖专家的必要条件,如果你做的事情和上面讲的没有关系,你就永远也成为不了顶尖专家——不论你有多大天赋、多久的经验和多大的梦想。
 
 但是一旦你长时间至少在一个领域进行了刻意练习,你最终取得的成果将是非常巨大的,其中包括:
 碾压并且秒杀你的大部分同行;
 远超同龄人的远见卓识;
 不断接近的伟大成就……
 
 这就是为什么杰克韦尔奇可以像杰克韦尔奇一样管理企业;梅西可以像梅西一样踢球,二郎可以像二郎一样做寿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