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34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海外电信诈骗猖獗 留学生新移民中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由于对国外社会缺乏足够了解,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和新移民往往误以为当地社会环境较为单纯,招摇撞骗难寻存活空间。然而,事实却令人失望,近日来,海外留学生和新移民屡屡成为诈骗团伙的目标,且多次中招。对此,华媒提示,避免信息泄露,提防骗术。


留学生频中招

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大都有打工的经历,不少选择教中文。据《欧洲时报》报道,5月8日,一位来自安徽的女留学生投诉,说她在留法学生喜欢上的某知名中文网站上联系中文家教工作,结果遭了骗。骗子盗用QQ号后,向其家长朋友骗钱。


法国留学生的遭遇并非孤例。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美国也发生多起针对留学生的电话诈骗案件。骗徒假冒是美国联邦调查局或国税局等联邦机构的干员,极尽威吓之能事,威胁若不缴交欠款将立即被递解出境。目前已有至少一名中国留学生上当,称被骗走过1000多美元。


澳大利亚也成为留学生的受骗“灾区”。据《澳洲日报》报道,澳大利亚诈骗者冒充墨尔本顶尖大学的留学中介,宣称学费可以打九折。这些所谓的中介宣称,他们可以向墨尔本大学、蒙纳士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和迪肯大学代缴学费。在这场骗局中,蒙纳士大学的留学生受害者张卢克被骗走了35127澳元,生活开始捉襟见肘。


诈骗术多花招

事实上,这种骗局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有些骗子主要针对留学生和新移民。据美国《侨报》报道,此类诈骗案件主要分成3大诈骗手法,包括自称为国税局人员,要求民众将应补交的税款余额透过现金充值卡支付;第二类为宣称对方的家人发生车祸,并且威胁若不将钱存进现金充值卡的话,将有可能遭受生命危险;第三种诈骗手法为要求对方将钱存入现金充值卡,否则家中暖气及瓦斯将遭到中断。


为何中国留学生频频成为电信诈骗的主要目标?《欧洲时报》报道称,海外留学生的父母爱子心切,都不希望孩子在国外因为经济拮据而受委屈。骗子就是利用受骗者的这种心理实施骗术,并且想尽各种办法让受骗者信以为真。


报道同时援引一位曾经从事病毒研发制作的黑客的话称,目前,留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目标群体。“留学生家里一般都比较有钱,而且因为地域和通讯手段的限制,只要要求的款项数目不大,谎称手机坏了或者丢了,一些警惕性不高的亲人就会受骗上当。”同时,这名黑客还解密了诈骗者惯用的一些手段,“因为留学生一般都在外租房,所以一些提供国外租房信息的论坛和网站就会被种马,浏览时,如果电脑没装杀毒软件或防火墙不给力,就会被感染。”


众华媒齐支招

虽然电信骗子频频出招,骗术也接连升级,但却并非没有破解之道。对此,海外华媒纷纷为海外华侨华人及留学生支招。


据美国《侨报》报道,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日前举行的一场座谈会上,联调局美西分局探员苏恩提醒广大华人提防各种网络犯罪,包括:增加密码长度并加入大小写和连字符,不断进行电脑、手机、办公软件、病毒软件的升级,而且要定期更换密码,让黑客彻底打消窃取你个人信息的念头。


“调查显示,有55%的人喜欢把所有的网站、电邮、银行账户等设成同一个密码,这种做法的确方便了你的记忆,但也方便了黑客的破解。如果他破解了一个网络账户的密码,你其他账户的所有信息都会不攻自破。”联调局探员表示。


《欧洲时报》也提醒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不要接受一些不信任的网络好友发来的文件,同时尽量通过二维码或虚拟键盘登录社交软件,这样就能防止大多数盗号木马探测键盘信息,避免密码泄露。(人民日报海外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