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26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移民派] 华人家长遭遇美国送礼季 上千美元大礼吓坏教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1: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年终送礼美国华人家长难为。(美国《世界日报》/陈小姐 提供)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对美国华人家长而言,年终又到送礼季节,从感恩到圣诞,从孩子学校派对,到学校老师、补习班教师、园丁、邮差,不少人“伤了脑筋又伤荷包”。部分学区更听闻家长大手笔“一送上千美元”,吓坏教师。

  不少家长从孩童两岁起,便加入“年终包礼物”阵营。在美国圣盖博谷地区就读学龄前学校(Preschool)陈小姐表示,去年起女儿班上有家长,万圣节前带小礼物送给小朋友,就在上周,女儿又收到两份小礼物,因此陈小姐今年也从善如流,准备礼物让女儿带到学校。

  她表示,小礼物袋里面是铅笔、贴纸、小饼干等,再加上可爱的卡通造型提袋,“约要50多元(美元,下同)”。

  住在库卡蒙加牧场张太太,这几年都会在万圣节前,亲手烤饼干、甜点,给孩子们带到学校参加派对。南巴沙迪那杨小姐也表示,儿子小学一、二年级会准备万圣节小礼,“每份礼物约两、三元”。

  送礼如何拿捏令?不少家长头疼。陈小姐说,以她来说,每年固定“每位老师25元礼卡”,有时是星巴克,有时标的(Target)卡。

  她说,跟一些老师谈过,他们认为“礼卡最实用”。杨小姐也表示,之前孩子就读南巴沙迪那时,曾送过老师50元礼卡,这两年搬家到白人区,感觉新的学区送礼情况“好像没那么盛行”,有时见到学生拿几颗气球,就当礼物送了,去年儿子拿了五张各25元礼卡到学校送老师,结果其中两张忘了给,“今年可能干脆不送了”。

  “25元到50元不算什么”,陈小姐说,她的一位住在圣盖博谷华裔聚集,学业成绩优异学区的朋友林太太曾提到,去年圣诞节前,亲眼看见就读小学五年级儿子班上一名华人家长,拿出“1000元礼卡”要送给老师,但老师不敢收,又退回给学生。不仅如此,该学区也曾听闻家长送老师iPad等“大礼”。

  圣玛利诺学区教委张志坚表示,几个月前,他提出一项有关教师送礼新法规,获教委会通过。该法规明订教师不得收超过50元或同等价值(每位学生)的礼物,若有超过,需向教委会申报。他说,这项法规订定,主要是认为公立学校是个平等的教育环境,“不需要用此鼓励老师”。

  此外他说,从去年到今年,教委会也针对刚从国外移民来美的家长举行会议,告诉他们如何融入美国学校、社会,这当中也包括送礼规定等。

  他说,送礼在美国礼仪中,是年终对老师、同事与身边的人表达心意的习俗,主要是聊表心意,但“不希望拿来比较”。(中国新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