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3月28日下午,Chuck来到建平中学,参加由“上海教育杂志社”主办的教育论坛“21世纪的精英需要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并做开场演讲。 Chuck带来了哪些独门秘籍呢? (Chuck于当天活动现场) 哈佛大学的招生目标是什么? “哈佛大学每年都会收到3-4万份学生的申请,招生官从中寻找的是具有领袖潜质,可能通过在哈佛的学习而获得成功的学生。 其实,遴选的过程并不是严格的科学,有很多因素,甚至是无法控制的。比如,学校今年是要多招收理工科的学生,还是文科的学生。 在信息发达的当代,人们在网上看各种帖子:要进入名校,必须拥有这个,必须学会那个......其实哈佛大学录取学生并没有什么金科玉律。 不过,有一点是包括哈佛在内的所有美国名校所达成一致的:大学要寻找的是具有个性的学生,大学希望看到你的不同、你的激情。 究其原因,招生官的目的并不是招收学生个体,而是希望藉此打造一个学生的群体。学生在入学之后,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还要从彼此的身上取长补短。 毫无疑问,我们希望招收最好的学生,但是我们没有统一的录取标准。“最好”的含义是极其广泛的,可以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于一流大学的招生,成绩好是必须的,但是仅仅成绩好是不够的。 在美国大学中,一般只有1%-2%的学生,仅仅因为成绩突出,比如获得奥林匹克奖牌,而被录取。大多数学生,不仅成绩好,在其他方面也有丰富的造诣。 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参加课外活动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虽然,参加课外活动并不能保证孩子可以进入好的大学,但却是他们找到自我、发现自我兴趣的途径。 现在的孩子周一到周五都在学校里忙于学习,周末两天回到家里,家长又忍不住要给他们报各种补习班,比如SAT辅导等。但请家长务必注意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平衡,孩子毕竟还是孩子,要给他们留些时间,培养兴趣。 提到课外活动,经常有学生问我,顶尖大学喜欢什么样的课外活动?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实际上他们应该问自己:我喜欢什么样的课外活动?什么事情可以点燃我的激情?” 哈佛大学青睐什么样的课外活动? “以下四种类型的课外活动,都是哈佛大学所欣赏的: 1、学术达人:如果孩子真的非常喜欢学习,而不是被父母逼迫,或者是为了迎合学校的要求,那么我恭喜他们,并且鼓励他们,尽力地徜徉在学术的海洋中,刻苦钻研,心无旁骛,比如去大学参与研究或相关的研讨会。 2、在某个领域获得突出的成就:比如你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好,成为首席小提琴手;或者你在某项运动中特别出色,入选了国家队。但是请切记,千万不要为了在某一方面精益求精,而以牺牲掉成长为全面的人为代价。 3、卓越的领导力:美国对于领导力的定义是很宽泛,并不仅仅指某个头衔,比如队长,或学生会主席等。 我们更看重的是一个人将想法付诸于行动,积极地投入到某件事情中去。简单地说,对观念实现的把控力,对自己内心的领导,也是一种领导力。 比如,你们学校缺少一个诗歌类的社团,而你很有兴趣,并去组织了,最后这个社团有30个人,共同成立了诗社,这就是领导力的表现。 记得,一定要付诸行动,而不是一个空的头衔哦。 4、纯粹基于个人兴趣而开展的课外活动:这类课外活动可以不隶属于任何有组织的团队,只属于你一个人,这也可能成为申请大学时候的一个亮点。 我碰到过这样一个女孩,4岁的时候,她不幸罹患癌症,后来战胜了疾病,并爱上了刺绣。要知道,这年头热爱编织的孩子可不多了。这个孩子编织的作品获了奖,她把编织好的东西捐给了慈善组织。 我们的招生官在读到这些材料的时候,都觉得很感动,引起了内心的共鸣。 还有一个来自德州农场家庭的女孩,当时他们那里的蜜蜂染上了一种疾病,死亡率很高,于是女孩从9年级开始,主要的课外活动就是试着照管好家里的9个蜂窝,并酿造蜂蜜。她就这么坚持着,最后进了斯坦福,即便她的SAT和ACT并不算很出挑。 这些都是非常感人的事迹,虽然平凡又普通,但是很有特质,彰显了人的个性与品质。 因此,我建议中国的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好好地想一想:我可以做什么,我的周末要如何度过。 不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课外活动,我要强调的是:这些活动的确是出于你的个人兴趣与爱好,而非功利地去做一些事情。打动招生官的不是漂亮的履历,而是带有你个性特征和真情实感的经历。” 中国学生的长板和短板是什么? “中国的学生都很勤奋,学习成绩都很优秀,这在国外是有口皆碑的。但是来自中国的优秀的申请者太多了,而名校录取的名额是有限的,因此,近年来,很多优秀的中国学生却与名校失之交臂。 这并不是学生本身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发现,中国学生最大的弱点是缺乏个性。 中国学生往往众口一词,他们的观点和想法都是统一的,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优秀程度也是相似的,我们看不到来自于个体的声音,看不到他们作为个人的光辉。 这就好比是批量生产的产品,虽然有质量的保证,却千篇一律,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美国名校看重你会给学校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因此他们不希望招到同质化的学生,而是更喜欢个性张扬,不可替代的的学生。”(上海第一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