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2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留学派] “过度押题”被诟病 “成绩太过完美”成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据人民网报道,不久前,雅思官方和美国中学入学考试官方一共确认取消中国约707名考生的成绩,成绩被取消的原因竟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过度押题”、“成绩太过完美”。中国考生为何屡遭危机?除去一些偶然因素,我国传统的应试方式与现代教育要求相背离亦是原因之一。而此事给予教育的最大警醒,便是靠押题的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已经日益与国际教育相背离,也并非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教学之道,我国学校的教育理念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急需转型。

    应该说,推崇背诵是我国传统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宋代朱熹的“熟读精思”就主张记忆在前,理解在后。元代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载:“……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真道学第一义”。直到清朝末年,当时的知识分子才提出反对死记硬背,认为传统的诵读、死记硬背是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最终只会读书死。

    虽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但从各种培训班押题法宝等的广告语中,仍然可以读出应试教育的强劲态势,死记硬背与题海战术目前仍然有市场。这与欧美国家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纯客观知识论”如出一辙。现实教学中的满堂灌、德育中的说教与禁令、孩子们疲惫的身影、黯然的眼神凸显着教育教学的无力。

    由于认识到满堂灌教学方式的不足,欧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向学以致用转变,即杜威主张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教学理念。这些教学理念的贡献是把学生从教师满堂灌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能动主体,还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从而实现了学生从旁观的静止的认识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举例而言,美国从小学开始就鼓励孩子们科学探究,在学习一个单元或者一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会要求学生做项目,其主旨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除了知识性课程之外,美国基础教育还专门开设培养孩子们各种能力的课程,譬如演讲、裁剪、缝纫、文秘、修理汽车等课程。另外,美国的教学并未止步于课堂,而是给予学生们身心发展上更大的空间。这些都是我国学校教育应学习和借鉴的,也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从这种角度出发,雅思官方和美国中学入学考试官方对考生“过度押题”的诟病,反而是我们梳理和反思应试教育的好时机。当我国学校教学能主动进行实质性变革,构建学习中心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表达与展示等方面的能力,那么我国的中小学生也将变得更有创造力。(王海莹作者系天津教科院副研究员)(中国教育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