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搜索
查看: 83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毓璜顶医院芝罘分院之首届婴幼儿保健课堂笔记,婴幼儿喂养+湿疹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5: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周六早上来到位于青年路的毓璜顶医院芝罘分院,九楼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毓璜顶首届婴幼儿保健大课堂的讲座
来到现场的人络绎不绝,还有的抱着很小的宝宝来到这里听课
爸爸妈妈疼爱宝宝的心永远都是那么多


首先给我们带来婴幼儿喂养策略的是——
烟台毓璜顶儿童保健门诊的刘秀梅主任
她表示儿童喂养问题高发人群主要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
主要涉及的问题有——
溢乳、顺应喂养困难
食物引入时间不当
能量摄入不足
食物过敏
饮食行为问题



溢乳问题很多宝宝都存在,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婴儿期的胃处于水平位置,贲门较宽幽门闭合不利
奶头孔过大宝宝吞入气体,便会造成胃食管反流
溢乳不等于呕吐
呕吐属于神经中枢系统问题
反应多是胃容物由鼻嘴大量涌出
此类情况较易发生窒息,非常危险
如果婴儿发生频繁呕吐则需要及时就医



顺应喂养则是顺应婴儿胃肠道成熟和生长发育过程
从按需喂养到规律喂养模式逐渐递进
婴儿饥饿时按需喂养的基础
婴儿生后2-4周可建立饮食规律




辅食添加
宝宝体重已达到6.5-7.5千克
在需要时将头转向食物,吃饱时把头部转开
完成800ml的奶量
即使每日喂奶多次,仍有饥饿感

食物引入时间不当
4个月前引入会引起:食物过敏,肠道感染,母乳吸收不良
7个月以后会引起:阴阳不足,眷恋母乳,味觉发育不良

WHO推荐的理想辅食为
富含能量、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C和叶酸等
不辣不咸,当地即可容易获得并可以负担的食物



我国目前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
1.以米粥、面糊和面条汤等谷物为主
2.缺乏动物类和蔬菜类食物,能量、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严重不足
3.烹煮的传统方法和习惯造成营养素流失
4.添加不足可导致婴幼儿出现低体重、生长迟缓、贫血等
5.改善婴幼儿辅食添加刻不容缓

首先第一阶段应该添加:泥糊状食物
比如强化铁米粉:补充铁,少量矿物质,维生素,刺激味觉并做吞咽训练
水果泥,蔬菜泥:刺激味觉并做吞咽训练、少量矿物质、维生素及纤维素

第二阶段添加:固体食物(碎状食物,指装食物)
口腔功能训练:咀嚼、吞咽
眼手协调训练:手抓、自用勺


正确添加辅食方法
5-6月龄:添加一顿辅食  中午12点左右
7-8月龄:添加两顿辅食  中午12点足有,下午6点左右

能量摄入不足
婴儿生长需要高能量密度的食物
食物产能量=能量密度*食物重量(克)
提高摄入重量或是提高能量密度

通过增加进食量来弥补能量不足的能力有限,因为婴幼儿的胃容量很有限,每餐约30g/kg
胃容量
足月新生儿:30-35ml
3个月:100ml
1岁:250ml

能量密度低:奶量不足,谷类少,液量多
警告信号:夜醒多,吃不饱,体重增长<身长


能量摄入不足处理
提高摄入质量或提高能量密度
婴幼儿十五中,乳类是高能密度食物
乳类,普通配方奶粉     0.6
稀粥/羹/肉汤              0.2
鸡蛋         1.6
蛋羹         0.2-0.3



食物过敏原有以下几个:
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小麦、虾类、鱼类、豆类


过敏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每一样新辅食连续进食3-7天,密切关注宝宝反应
有问题马上放弃,没问题再加下一种,加过的反复加
一定做到轮流吃,交替吃
不能反复大量摄入同一种易致敏食物



饮食行为问题有以下几种表现
精力充沛胃口差、不良进食习惯(吃得慢,边吃边玩,追逐喂饭)、对某种食物偏好、害怕进食、父母不恰当期望、潜在疾病状态
父母对儿童进食施加压力,儿童会抵制进食,从而伴随体重下降
所以刘主任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快乐进食方法
即:不强制吃完,不威逼惩罚,不提供不希望吃的食物
根据生长特点,适当进行期望
就是孩子在生长情况良好的前提下,不需要特别追逐给宝宝增加营养
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饮食期望
良好的喂养关系促进儿童体格、认知、情绪的健康发展

偏食纠正——食物链
喜欢吃肉的加少量蔬菜——再减少肉增加蔬菜——再肉和蔬菜各一半——然后肉多蔬菜少——接受蔬菜
缩短进食时间——体验饥饿
原吃饭时间50分钟——闹钟时间设定45分钟——闹钟响未吃完——家长平静地移走饭菜——下一餐闹钟仍设定45分钟——闹钟未响完成进餐——家长及时表扬
然后逐步将闹钟设定时间减少至35分钟,30分钟··· ···
纠正进食的不良表现——暂时隔离法
儿童不良进食习惯(如边看电视边玩边吃等)——家长警告一次——儿童没有停止不良行为,甚至哭闹——暂时隔离
改进不灵进食气氛
追逐、训斥、游戏、看电视、强迫喂饭
其他不良习惯
睡眠安排不合理——晚上10点以后上床,11点入睡,早上9:00后起床,安排晚间吃奶2次
虽有户外活动,但涂抹防晒霜,戴帽子



干预转变过程
第一次干预  养育人理念的转变
重视户外活动,停止半夜哺乳,添加小安素,每天早晚各一杯


第二次干预    养育人和儿童行为改变
增加食物能量密度,每天进餐6顿,水果减少,定时进餐,口腔功能训练


第三次干预  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食谱合理搭配,食物质地挑选,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喂养原则:“食物规则
进食时避免分心(TV、故事、玩具),规定进食时间(<25分钟),逐步引入新食物(15次左右),鼓励自己进食(>1岁)
体验饥饿,获得饱感
限制两餐间的零食
餐前不喝饮料
两餐之间隔一定时间(3小时以上)
提供适合各年龄的食物
保持中立态度
允许和年龄相符的进食狼藉
营造快乐进餐氛围



下面是毓璜顶芝罘分院儿科主任——徐芳芳给家长们带来的宝宝湿疹不断,怎么办?
众所周知,婴儿尤其是新生儿阶段湿疹是困扰新手爸爸妈妈的一大难题
今天大家听了这堂课都很有领悟~



首先讲到了湿疹究竟是什么?
湿疹是最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是皮肤对多种外源或/和内源性因子的一种炎症反应,其组织学定义为皮肤棘细胞间水肿。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明显瘙痒,容易复发。
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美国为10.7%。
截至目前为止,湿疹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是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基础上,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湿疹是局部皮肤发红、微肿、粗糙、脱屑、裂口、渗水、明显痒感的慢性皮疹,是出生一个月至二岁的小儿常见病,先出现于脸部和耳部。

根据湿疹的临床表现可以3 期。

1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出,病变中心往往较重,并逐渐向周围蔓延。外围又有散在丘疹、丘疱疹,故境界不清。

2亚急性期:表现为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痂、脱屑。

3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粗糙肥厚、苔藓样变。




湿疹的类型主要分
脂溢型:多见于生后1-3月,以颜面部为主。皮肤潮红,覆盖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是厚厚的黄浆液性痂。
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肥胖者,双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特别痒易抓烂继发感染。
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小儿,表现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

婴儿阶段
主要以渗出为主
多数于40天以后,少数满月内发病
皮损首发于面颊和头皮,对称发生,经常波及躯干和四肢
皮损开始为红斑、丘疹和鳞屑,以后融合成高出皮面的水肿性斑片。
80%的婴儿会在2岁左右痊愈。

儿童阶段
主要以干燥为主
可以为婴儿期的延续,也可为儿童期首发病
病变的主要特征是渗出少、皮肤干燥,皮损以丘疹及苔藓化为主
皮损分布由婴儿期的头面部及四肢伸侧向屈侧转移,主要累及腘窝和肘窝。

湿疹的三个阶段:

急性湿疹
以红斑、水肿、丘疹水疱、渗出、结痂为特征         

慢性湿疹
以皮肤增厚、苔藓样变、鳞屑、色素改变和表皮脱落为特征;

亚急性湿疹
混合具有急性和慢性湿疹的特征;
湿疹的阶段是动态变化的,将从一个阶段转变成另一个阶段。



有的家长很纳闷,什么导致了宝宝长湿疹呢?

主要是这些因素导致

遗传因素
本病与遗传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双方中的一方曾经有过敏性疾病,或曾得过这种病,那婴儿湿疹可能性很大。

牛奶(包括牛配方奶)中含有大量异体蛋白,极易引起过敏,是小儿湿疹的罪魁祸首

其他食物
鸡蛋、鱼、虾、蟹、巧克力、果糖都可能引起过敏,根除小儿湿疹的关键在于明确引起过敏的物质。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可能造成婴儿湿疹,羊毛织品、人造纤维衣物、花粉、尘螨、汗液等体液、空气干燥等,都可能引发本病,就连感情因素也会影响本病,神经紧张会使本病加重

宝宝得了湿疹我该怎么办?
居室环境
居住房间应该保持通风、凉爽、透气;避免阳光暴晒皮肤,冬季的少用暖空调,可使用加湿器保持房间合适的温度。
避免屋尘螨吸入,建议使用湿拖把和抹布清洁居室,每周清洗床上用品,移去卧室中的地毯

喂养方式
提倡母乳喂养。避免盲目禁食食物,患湿疹孩子和母亲都不需要特殊忌口,可注意少量吃可疑致湿疹的食物,进食后观察3-5天,如孩子皮疹没有加重,则不需要忌口该食物。怀疑有牛奶过敏患儿可以适用氨基酸奶粉或水解奶粉。
必要时过敏原检测,对于筛查阳性的食物,最好进行密切监测下的食物进食检测,如确实为过敏食物,再予以禁食。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要随便的给予忌口,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

穿著方面
建议患儿一年四季均以纯棉衣物为佳,宽松柔软为宜,所用棉被等床上用品亦以天然棉花为好
避免人造纤维、羽毛和毛织品等直接接触皮肤
建议患儿较同龄正常婴儿穿着厚度略薄

皮肤清洁护理
应正常洗澡,洗澡时间5分钟左右,清洁剂以儿童专用弱酸性为宜,水温最好不超过37度,洗完澡后3分钟内全身涂润肤剂。
保护皮肤屏障功能  在湿疹、皮炎的治疗中,保护皮肤屏障很重要,一般都是在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时,才出现继发刺激性皮炎、感染及过敏而加重皮损。
使用保湿润肤剂能使皮肤滋润,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减少瘙痒,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措施。冬季、秋季应坚持长期大量涂润肤霜或乳液,保持皮肤滋润不起皮屑,必要时局部可每天使用5-10次。

药物治疗
新生儿皮肤薄,有较高的吸收及通透能力,故外涂的方式较适合于婴儿。
使用含激素药膏:应大胆足量使用,才能使湿疹尽快控制。控制得越快,总体使用激素量才会少,对于顽固性湿疹,还应与抗生素合用。



药物治疗
新生儿皮肤薄,有较高的吸收及通透能力,故外涂的方式较适合于婴儿。
使用含激素药膏:应大胆足量使用,才能使湿疹尽快控制。控制得越快,总体使用激素量才会少,对于顽固性湿疹,还应与抗生素合用。

用药原则
从剂型上分类有:溶液剂、软膏剂、油剂、霜剂、洗剂、糊剂、酊剂和粉剂等。
应根据病因和病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加以选择。用药适当,能使症状减轻,促其痊愈,否則反使病理过程加剧。
霜剂:
水和油的半固体乳剂,是皮肤病治疗的主要剂型.它应用方便,当涂擦后容易渗入皮肤.
软膏
为油性含有少量的水.它有油腻感,多用于润滑皮肤, 对肥厚痂皮,苔藓化或堆积的鳞屑更好,在某些糜烂或开放性损害(如郁积性溃疡)比霜剂刺激性小.药物中软膏的穿透作用比霜剂强.
洗剂
为细小的粉状物质(如炉甘石)混悬于水或酒精基质中,可使急性炎性和渗出损害凉爽,干燥.
粉剂
常被用于保护间擦区(如趾间,腋窝,腹股沟和炎症部位).粉剂使浸渍的皮肤干燥,并吸收水分减轻摩擦
酊剂、涂剂
均以挥发性有机溶媒为载体,外用后很快挥发,留下治疗疾病的活性物质(主药)于皮损表面而达治疗目的。



局部治疗是湿疹治疗的主要手段。

急性期无水疱、糜烂、渗出时,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大量渗出时应选择冷湿敷,如3%硼酸溶液、0.1%盐酸小檗碱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等;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剂。
亚急性期皮损建议外用氧化锌糊剂、糖皮质激素乳膏。
慢性期皮损建议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乳剂或酊剂等,可合用保湿剂及角质松解剂,如20%~40%尿素软膏、5%~10%水杨酸软膏等。

轻度湿疹建议选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乳膏;
重度肥厚性皮损建议选择强效糖皮质激素,如哈西奈德、卤米松乳膏;
中度湿疹建议选择中效激素,如曲安奈德、糠酸莫米松等。
儿童患者、面部及皮肤皱褶部位皮损使用弱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即有效。
强效糖皮质激素连续应用一般≤2 周,以减少急性耐受及不良反应。

其他治疗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对湿疹有治疗作用,且无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头面部及间擦部位湿疹的治疗。
细菌定植和感染往往可诱发或加重湿疹,因此,抗菌药物也是外用治疗的重要方面。对于伴有广泛感染者建议系统应用抗生素7~10 天
抗组胺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抗组胺药止痒抗炎
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有一定抗过敏作用,可以用于急性发作或瘙痒明显者。

物理治疗:紫外线疗法包括UVA1(340~400 nm)照射、UVA/UVB照射及窄谱UVB(310~315nm)照射,对慢性顽固性湿疹具有较好疗效。
中医中药疗法:中药可以内治也可以外治,应根据病情辨证施治。中药提取物如复方甘草酸苷、雷公藤多苷等对某些患者有效。但应注意中药也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等。依据临床体会,鉴于中药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对于长时间使用中药治疗的湿疹、银屑病患者,应建议患者定期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湿疹较严重的情况

湿疹已经导致皮肤严重破溃,还继发了细菌感染,建议给孩子局部使用激素+抗生素药膏。
建议家长医院就诊,全面了解孩子情况,外用药物+调整饮食种类,适宜皮肤治疗,防止局部长期感染后续造成深部感染,一定要积极局部治疗。

温馨提示
检查药物过敏反应
在不是脸部正面部位小块局部试用,最好在耳根后试用,这部位敏感,试用最佳部位,是过敏体质的,需要观察一天,不是过敏体质的,观察大半天,看是否有无发红、发白现象。

反复发作?
分析其原因,常见的原因有:
① 刺激性因素: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新的或弱刺激原,甚至正常情况下无刺激性的物质也成为刺激原,注意治疗用药也可产生刺激;
②忽略接触过敏原:忽略了家庭中、职业及业余爱好中的某些接触过敏原;
③ 交叉过敏:注意仔细检查过敏原的交叉过敏原;
④ 继发过敏:注意避免对药物( 尤其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化学物质(如手套中的橡胶乳) 产生继发过敏;
⑤继发感染: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的应用,易引起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
⑥ 不利因素:日光、炎热的环境、持续出汗,寒冷干燥均可使病情加重;
⑦ 全身因素:如糖尿病患者易瘙痒、继发皮肤感染等。

最后刘主任和徐主任祝福所有的宝贝成长无忧,欢乐幸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