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150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5-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8 13:0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再比如“生态链战略”。
像马化腾或马云那样,做出一个闭环的生态,然后如同国家收水电费和税金那样地获取利益,这是每一个互联网人都在做的美梦,于是,“生态链”这个词热度极高。近年来,很多互联网公司冲进硬件领域,做手机、做电视、做插座,甚至做自行车,总之希望能够让你用他的一切硬件产品,然后形成一个生态闭环。
这个战略要成功,我觉得恐怕有点难。二马在虚拟生态中的经验,能否在硬件环境中被复制,是一个非常值得怀疑的事情。因为,在本质上,这是反开放的逻辑。
还比如,“免费第一”。
免费战略是互联网理论体系中的另一个“王道”,PC时代,它在游戏和杀毒软件市场上创造过惊人的奇迹,进入移动时代,它仍然被很多创业者视为铁律。四年前的团购大战,这两年的O2O以及P2P大战中,基本上都在打免费牌,甚至极端到了“补贴”战略。
从现在的态势看,在千亿资本的惨烈怒烧下,也许真的烧出了一两座“真身”,可是,绝大多数的参战者将成为灰烬,在免费午餐下所吸引来的用户毫无忠诚度可言,补贴则呼啸而来,一停则掉头而去,宛如当年的保健品市场一样。
还有就是“得屌丝者得天下”。
屌丝被看成是中国互联网的基本群众,降低身段,讨好拉拢,投其所好,与之共舞,似乎是互联网制胜的第一要义。正是在这样的运营氛围中,中国互联网出现了极度活泼的低级狂欢景象,屌丝经济大行其道。
到今天,这条铁律也到了被抛弃的时刻。越来越多的中产消费者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主流用户,他们理性,有品位,与只迷恋性价比的屌丝消费者相比,他们是性能比的爱好者。最重要的是,他们不自认为是屌丝。这个族群的人数大概只有一亿多,却无疑有更大的消费能力。
于是,得屌丝者,只能得屌丝的天下,中产者自有自己的圈层文化和他们的天下。
互联网重估了一切价值,同时,互联网的价值也正在被重估,它以无比的破坏力颠覆了既有的商业逻辑和秩序,同时它反噬自身,让颠覆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自我实现。
关于互联网的知识,我们一半是不了解的,另一半是错误的。
两年半前,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做过一个长达8小时的演讲,关于微信的产品观。他的最后一张PPT,让我印象深刻。
那时,小龙已经很疲惫了,他说,“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
|